天天健康

胎兒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胎兒過大過小都有煩惱!

avatar 暄文氏
7736 熱度 A+ A-
懷孕後,為了胎兒健康,孕媽咪無不關心怎麼吃,才能讓胎兒長得好。只是難免因為一些狀況,使胎兒體重出現了過重或過輕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父母,也考驗醫師該如何做出對胎兒最適當的處置。

胎兒大小與預產期有關

要評價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必須先確認預產期,才能瞭解「胎兒大小是否符合妊娠週數應有的水準」。關於預產期,「最好在7至12周完成預產期校正,因為此階段的胎兒大小差異性不大,然後以此為基準,再進行評價胎兒大小」。否則隨著妊娠週數增加,每一個胎兒的生長狀況有如各走各的路,差異愈來愈大,就算是同週數的胎兒,也不可能一樣大,這時就要對照妊娠週數,以評價胎兒是大是小。

當胎兒過小時

若胎兒體重小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佈生長曲線族群的10%,即稱為「小於實際周齡」。

原因

這時,先評價母體狀況,「如果媽媽本身較為瘦小,那麼胎兒的小是來自先天基因所致,只要活動力好,在子宮內有併發症的機會小,出生後的生長狀況多不錯!」換言之,這類胎兒小歸小,但並不等於「胎兒生長遲滯」。

當胎兒在子宮內未能達到預定週數的體重,又合併母體或胎盤的問題時,即稱為「胎兒生長遲滯」,他指出,「若為胎兒生長遲滯,可從臍帶血流不好、羊水過少與構造異常觀察,且出生後易有併發症」。

煩惱在於何時生產較好

「當胎兒有生長遲滯時,必須評價在子宮內狀況為何」,除了孕媽咪透過胎動感受胎兒的活動力外,產科醫師會以超聲波與胎心音變化了解胎兒的活動力,由於胎兒生長遲滯造成胎死腹中的機會大增,為避免發生此一遺憾,必須考察週數以評價是否需要提早出生」。

至於胎兒以何種方式出生?「看當時狀況而定,若是胎位正,可先採催生方式,讓胎兒自然娩出;如果已有胎兒窘迫的情況,就考慮用剖腹生產」。

改善建議

胎兒過小,若是問題出在孕媽咪營養狀況不佳,可從飲食控制做起,儘量做到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甚至多吃一點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多少可追上一點體重。

如果問題出自胎盤功能不佳的話,就無法以飲食控制改善胎兒體重。而且為了母胎兒全,須適時取出胎兒以改善母體狀況。

當胎兒過大時

相對胎兒過小,胎兒過大是指胎兒體重大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佈生長曲線族群的10%。通常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約2,500至3,999公克,4,000公克以上稱為「巨嬰」,國外的巨嬰體重則為4,500公克。

原因

常見胎兒過大的原因為「吸收好」,也可能是來自遺傳,當父母身材高大或肥胖,很可能導致胎兒過大,只要沒有羊水偏少且胎位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如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很容易讓胎兒過胖。另外,也有一些少見疾病容易使胎兒過大。

煩惱在於生產時

胎兒過大時,若為自然產,容易出現難產或肩難產、產道裂傷;剖腹則有因脂肪層厚使傷口處理較為費時、傷口感染機會大而影響癒合等狀況,至於因子宮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大出血,則是自然產與剖腹產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若是母體有妊娠糖尿病又生下巨嬰的話,新生兒發生低血糖及低血鈣的機會較高,「出生後必須監測血糖,再根據病嬰之症狀及血糖數值做適當的處置」。

為了避免胎兒過大而增加自然產的難度,「可事先評價胎兒狀況與孕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視情況考慮於38、39周進行催生,讓事後的處置變得相對單純」。

生產方式有討論空間

臨床上,遇到超聲波估計胎兒體重3,900公克逼近4,000公克時,產科醫師多會詢問孕媽咪對於生產方式的意願,事先取得共識,他解釋,「產前預估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實際約只有3~4成真正超過4,000公克,超過4,000公克符合健保給付的剖腹產適應症標準,如未超過4,000公克,還要看產婦是否有內科合併症其他適應症。

釋出於 2023-12-03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