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溼敷
冷溼敷適用於一般發熱,體溫不是特別高的患者。將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或冰水中浸溼,擰成半乾,敷在患者的前額部或者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最好準備兩條毛巾,每3~5分鐘更換一次;於冷溼敷後30分鐘測量體溫,當體溫下降到38℃以下時,則停止使用。
冰袋冷敷
將適量冰塊用錘子砸碎後,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融掉冰塊的一些銳利稜角,以免損傷冰袋。將小冰塊裝入冰袋中,裝一半即可(冰袋一般網上有售),然後加入適量水充填冰袋間隙,把冰袋放平,用手將氣體壓出後擰緊塞蓋,外面裹上一層毛巾,防置在患者的前額。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發現面板蒼白、青紫或有麻木感,應立即停止用冷,防止凍傷。應用15~30分鐘後撤去冰袋,測量體溫,降到38℃以下時,停止使用。
溫水擦浴
適合於高熱患者,透過蒸發和傳導作用促進機體散熱達到降溫。方法是準備一盆34~36℃的溫水,將毛巾浸入,脫去患者的衣物,調節室溫至21~24℃,然後用浸溼的毛巾按順序進行全身的擦拭,邊擦拭邊按摩,以助於散熱,擦拭完後,擦乾身體,穿好衣物。擦浴全程應控制在20分鐘內,半小時後測量體溫。出疹子的小兒發熱不宜用此法。
酒精擦浴
利用酒精易揮發和刺激血管擴張的作用來降低體溫,適用於發熱較高者。酒精的濃度是25%~35%,可將60°的白酒或70%酒精,兌入1倍的水使用。溫度應保持在27~37℃(酒精溫度應接近體溫,避免過冷的刺激使大腦皮質更加興奮,促使橫紋肌收縮,致使體溫繼續上升);方法是用毛巾蘸溼酒精後,擦拭身體,在經過腋窩、肘窩及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可延長擦拭時間,以促進散熱;擦拭全程應控制在20分鐘內。半小時後測量體溫。此法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宜使用;麻疹等出疹患者也不宜用此法。
冷鹽水灌腸
透過灌腸的方式既可以降溫又有通便的效果;但不適宜家庭自行操作,一般是醫護人員操作。方法是取生理鹽水200~300ml,溫度以4~6℃為宜,將肛管用甘油潤滑後插入肛門,再將注射器吸入準備好的鹽水,注入肛門後,囑患者夾緊肛門,保持10分鐘,以防鹽水排出。
注意事項
1、無論採用那種降溫方式,建議最好在足底放個熱水袋,有利於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對冷敏感的患者、心臟病者不宜採用物理降溫。可用溫水擦浴。
2、面板有皮疹或皮下出血點,及面板有損害者都禁止運用酒精擦浴,白血病者禁忌用酒精擦拭,以免導致出血加重。
3、運用物理降溫30分鐘後要測量體溫,要時時刻刻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神志等變化。
4、冰塊降溫要注意經常更換部位,以免引起凍傷。
5、物理降溫時,應當避開擦拭患者的枕後、耳廓、心前區、腹部、陰囊及足底部位,以防引起不良反應。
6、高熱寒戰或伴出汗的患者,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因寒戰時面板毛細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散熱少,如再用冷酒精刺激會使血管更加收縮,面板血流量減少,從而妨礙體內熱量的散發。
7、物理降溫在擦拭過程中,面板冷卻較快,容易引起血管收縮,所以必須結合按摩患者的軀幹,促進血液迴圈,有利於促進散熱。
8、酒精擦浴應避免胸部和腹部,以防引起內臟器官充血,帶來不適或併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