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寶寶吐奶的原因 寶寶吐奶怎麼辦

avatar 冰心子安
7591 熱度 A+ A-
喂寶寶喝奶為什麼寶寶喝不到幾口就吐出來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別人家的寶寶肚子總可以飽飽的而我家寶貝喝奶都吐出來肚子空空的我該怎麼辦啊?

疾病因素

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如果寶寶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釐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快樂的嘔吐者,如果寶寶吐奶吐得十分難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發炎了,爸媽需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

生理因素

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這是由於在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加上要排出殘存體內的一些粘膜而導致的吐奶。由於生理原因而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其他原因

寶寶也有可能是因為進食過多,而且在吃奶後立即平臥,也容易導致吐奶。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媽不用太緊張。同時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過讓寶寶吃得太飽。

總的來說,如果寶寶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則不一定表示得病了。但如果寶寶連續吐幾次,且每次餵奶都會吐,爸媽則要注意寶寶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因為這預示著寶寶身體可能存在胃腸道問題,也可能是身體其他系統存在病變,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查明原因。

寶寶多大不會吐奶

嬰兒吐奶,很有可能會持續到六個月,甚至更晚。爸媽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這並不是表明寶寶病了,他可能只是生理性的吐奶。大多數的寶寶會自己坐直的時候大概就不會吐奶了,然而也少數寶寶是例外,可能會延續到一歲。

爸媽在寶寶吐奶的時候,做些防護措施會讓生活舒服些:例如當寶寶在你身上的時候,鋪一條毛巾在肩上或者大腿上,這樣寶寶吐奶的時候就不會把你也弄髒了,也方便給寶寶清理。

嬰兒吐奶怎麼辦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寶寶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把寶寶臉側向一邊。

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況

在寶寶躺著時要把他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寶寶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給他補充些水分。

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他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嬰兒吐奶嚴重怎麼辦

改變餵養姿勢

儘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媽媽抱著寶寶餵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後不要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側臥一會兒,再改為仰臥。

選擇最合適的奶嘴孔

使用奶嘴的寶寶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氣;太大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

改變餵養時間

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改變餵養次數

如果寶寶有吐奶現象,應該適當的減少餵奶的次數,由以前的2小時一次可縮減為3小時一次。

媽媽加強護理

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可能是肚子裡喝進空氣了,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媽媽在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立刻改變抱姿,讓寶寶打個嗝,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

及時就醫

如果用以上方法寶寶吐奶症狀仍不好轉,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寶寶腸胃可能有病變,應及時去看兒科醫生,然後對症下藥。

嬰兒吐奶嚴重的原因

餵養不當

嬰兒吐奶絕大多數是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如餵奶不定時,有時吃得太多,有時又進食不夠,使胃的運動缺乏規律性;餵奶前後如哭鬧,奶頭眼兒太大,吃奶時會吸進大量空氣,當空氣由胃溢位時就把奶帶出來,造成嘔吐。對於外觀健康的寶寶,餵乳次數過頻繁、餵乳量過多、奶方變化或濃度不當、吃奶過急過快、奶液溫度不當、嚥下過多空氣等都有可能導致吐奶。

因此,孩子嘔吐先要在餵養方法上找原因,如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之後孩子就不吐了,那說明嘔吐就是餵養不當引起的。

消化道異常

如果仍吐應先考慮是否有消化道的異常,最常見的異常是胃扭轉,就是胃這個口袋”翻了一個個兒,底朝上、口朝下。

在醫院裡讓孩子吞一口造影劑,在X線透視下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現象。治療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餵奶時不要讓孩子躺著吃,讓他取立位,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就能使扭轉的胃逐漸恢復正常位置,嘔吐也就停止了。

疾病因素

如果嬰兒吐奶嚴重,或同時有其他異常,應考慮疾病可能。寶寶的嘔吐可能與感染、腸道疾病等有關。

釋出於 2023-12-3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