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誘發溼熱的原因有哪些

avatar 玉女亦巧
2.5萬 熱度 A+ A-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所謂熱,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化熱。  

1、感受外邪:由於脾胃的生理特性,溼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為溼土,為“受溼之區”,溼邪最易傷脾;胃為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為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溼結合即為溼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溼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之溼,結合亦成溼熱。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陽內傷,溼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溼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致溼從內生,鬱而化熱,形成溼熱。  

2、飲食不節:無節制的飲食是傷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見的病因。“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溼阻、氣滯等,而食滯、溼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溼”,氣滯也是水溼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溼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脾胃溼熱證形成的病因,胃雖喜潤惡燥,但脾胃溼熱的形成與胃也有直接的關係。食物先由胃納,臨床常先見胃納失常的症狀如胃脘痞滿、納呆、噁心等。脾與胃共為中土,生理上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納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溼熱證與胃的關係密不可分,故稱脾胃溼熱證。  

3、情志因素: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嶽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肝的正常疏洩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洩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溼,溼鬱化熱,溼熱乃成。  

4、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下:比如廣東。亞健康狀態特別多見於溼熱體質。  

5、嗜菸酒的,經常熬夜的,這種人外形不好看:牙齒黑,舌苔黃膩,滿嘴口氣,身上味道也大。長期帶下色黃,下體異味很大,白帶多黃。如果你抽菸喝酒又熬夜,那你註定是個溼熱體質。註定你的外形不好看:煙熏火燎的面容,說話像唐老鴨一樣,口唇烏,一開口,牙齒是黑的,舌苔黃膩;滿嘴的口氣,甚至身上的味道也很大。  6、滋補不當: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等,這樣的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促生或者加重這種體質。

釋出於 2021-01-1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