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母細胞瘤診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腫瘤血運豐富,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手術中和手術後均有可能發生大出血,有的腫瘤侵犯大血管,更易引起出血。術中發現腫瘤侵犯周圍重要器官,如十二指腸、胰頭、揚系膜根部,腫瘤不能完全切除時,不能勉強切除,需經放療、化療,待腫瘤縮小後再手術。
綜合治療的預後較好,腫瘤侷限在腎內者,2年無瘤存活率為88%,2年存活率為93%,常見護理方法如下:
一、護理措施
1.詢問患者有無排尿異常及有無血尿,嚴重者及時通知醫生協助診斷和治療。
2.人院後監測血壓2次/日、體溫4次/日或遵醫囑。
3.每週測量體重1次。
4.心理護理,講解腫瘤知識及治療方法,給予家屬心理支援,更好地配合治療。
5.術前健康教育包括腎癌疾病知識、術前準備、備皮、青黴素試驗及腸道準備。
二、術後護理
1.按外科麻醉術後護理常規。
2.監測生命體徵,每15~30分鐘測血壓1次,血壓平穩6h後可改為1~2h測一次,或依病情而定。密切觀察呼吸頻率及有無憋氣等症狀,若有異常及時協助醫生處理。定時霧化吸人、拍背,幫助患者排出痰液,預防術後肺部併發症的發生。
3.術後禁食期間可根據患兒體重、身高補充液體,飲食正常後停止補液。術後常規使用抗生素7~10天,預防感染。
4.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情況,準確記錄傷口引流量,滲血量多時及時通知醫生給予處理。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
5.做好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患兒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動範圍大,對各種引流管應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暢,勿打折、牽拉,防止脫出。密切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準確記錄24h尿量。如無尿或大量血尿及時通知醫生。
6.術後禁食,腸功能恢復後開始進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
7.術後6h半臥位,協助床上翻身活動。
8.鼓勵患兒早下床活動,可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9.患兒心理情緒的變化受身體的舒適度影響較大,可以透過觀察情緒變化早期發現病情變化。患兒家長的情緒變化是隨著患兒病情變化而變化的,同時向家長講解必要的護理常識,增加家長對疾病的知識,減輕心理負擔,共同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
溫馨提示:腎母細胞瘤發現早,治癒的機會就大些。本病的治療應包括手術、化療,甚至放療。患兒亦須付出許多艱辛,配合治療,方能有良好的結局。因此,家長和患兒必須樹立起信心、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