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寶寶學走路用什麼方法最好 家長千萬不要做這六件事

avatar 芬菲氏
2.2萬 熱度 A+ A-
寶寶可是媽媽的小棉襖,媽媽對寶寶的愛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看著寶寶四肢柔柔弱弱還在努力的學習走路,媽媽生怕寶寶有個磕磕碰碰的,那麼寶寶學走路用什麼方法最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一:在硬地上練習

錯誤方式:擔心寶寶在地上爬的時候,嬌嫩的肌膚會被磨得又青又紫,於是把寶寶放在軟綿綿的墊子上爬行。

正確方式:寶寶在地板或者硬墊子上爬行會有助於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從而幫助寶寶更快地學會走路。

方法二:不宜提寶寶的手腕

錯誤方式: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媽媽提著寶寶的手腕。

正確方式:這時候寶寶雙腳不能完全支撐身體,媽媽提著寶寶的手腕使得寶寶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胳膊上,很容易造成寶寶脫臼。媽媽可以攙著寶寶的腋下或用毛巾拉著,讓他向前行走。

方法三:多給與安撫和鼓勵

錯誤方式:當寶寶摔倒的時候媽媽心疼得大呼小叫。

正確方式:如果寶寶摔倒媽媽就變得很慌張,會增加寶寶對學步的恐懼,應該給予寶寶安撫和鼓勵,讓他增加安全感。

方法四:學步車不宜常用

錯誤方式:為了讓寶寶更快的學習走路就把寶寶長時間放在學步車上。

正確方式:寶寶長時間借用學步車車輪的力量向前“滑行”,不利於鍛鍊寶寶大腿肌肉力量,也不利於寶寶走路時手足眼的協調。使用學步車的時間應該在寶寶學會站起來以後,且每次使用時長不超過十五分鐘。建議媽媽可以用嬰兒學步專用的手推車代替學步車。

方法五:不宜過早學走路

錯誤方式:媽媽讓寶寶過早學習走路。

正確方式:寶寶骨骼柔軟,含鈣較少,過早讓寶寶學習走路容易造成寶寶骨骼變形,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應該是寶寶可以站起來之後。

方法六:走路晚是正常現象

錯誤方式:如果寶寶比其他孩子走路晚媽媽就會有“攀比心理”。

正確方式:大部分孩子會在15個月時能夠獨立行走,有個別孩子在16—17個月學會走路。假如其他方面沒有異常,稍微延遲走路也是正常的。

釋出於 2022-01-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