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血液病的臨床症狀表現

avatar 北海椏豪
2.8萬 熱度 A+ A-
血液病是指發生在血液、骨髓、脾及淋巴結等的疾病。常見的症狀表現如下:1、貧血貧血是血液病最常見的症狀。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因具有共同的病理基

  血液病是指發生在血液、骨髓、脾及淋巴結等的疾病。常見的症狀表現如下:

1、貧血

貧血是血液病最常見的症狀。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因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礎即血液攜氧能力降低,致使各組織系統發生缺氧改變,所以臨床表現相似。一般表現為面板粘膜蒼白,尤以面色蒼白最為常見。

臨床多以觀察指趾甲、口唇粘膜和瞼結膜等處較可靠。貧血的嚴重程度和發展的速度,以及貧血的原因,決定其臨床表現的嚴重性,輕者可無任何感覺,重者可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障礙的表現,如心慌、氣短等,並在勞動時加重;嚴重者甚至發生貧血性心臟病或心功能衰竭,此外患者常有頭痛、眩暈、眼花、耳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以及四肢乏力、精神倦怠等症狀,重者可有低熱因基礎代謝增高、食慾減退、噁心、腹脹、便秘、腹瀉等表現與胃酸缺乏、胃粘膜萎縮有關。

2、出血傾向

血液病出血的特點多為周身性,而非區域性性的。另一個特點是出血程度和引起出血的創傷可能極其不成比例,甚至可沒有創傷史。臨床以自發性面板、粘膜紫癜為主者是毛細血管型出血的特徵,而外傷後深部組織出血與血腫形成,及非損傷性關節積血或面板粘膜持續滲血不止,則是凝血機制異常型出血的特徵。凡有自發的廣泛或區域性面板、粘膜、關節、肌肉出血,或外傷、手術後出血不止,或兼有家族成員有出血史者,均提示有止血機制異常之可能。

3、發熱

血液病發熱多屬感染性。臨床上常出現發熱的血液病有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由於白細胞數量與質量異常易合併感染。非感染性發熱是由於未成熟的白細胞的生長與迅速破壞,致蛋白分解作用增強;基礎代謝率增強;壞死物質的吸收等。週期性高熱是霍奇金病的典型症狀之一。此外,血液病如直接侵犯體溫調節中樞可造成該中樞功能失調,見於白血病浸潤及顱內出血。

4、黃疸

從血液病角度看主要是溶血性黃疸。由於溶血所引起的黃疸一般不太嚴重,血清膽紅素是屬於間接性的,通常不超過85.5µmol/L<5mg/dl,超過此數值時,要考慮肝功能不良或膽道梗阻。急性溶血時,由於紅細胞大量破壞臨床常出現重度溶血反應,表現為寒戰、高熱、肌肉痠痛、頭痛、嘔吐等,常有醬油色血紅蛋白尿,嚴重病例可併發急性腎功能不全。體徵可見鞏膜、粘膜、面板均呈黃染,貧血貌。慢性溶血者臨床經過緩和,常呈輕度或波動性黃疸、貧血、肝脾大。

5、面板表現

面板瘙癢常見於霍奇金病。面板表層被淋巴細胞浸潤可產生脫屑性紅皮症,可合併水腫、角化過度,見於Sézary綜合徵。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可有面板浸潤、結節等。發紺時應想到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及某些血紅蛋白病;面板的磚紅色改變可能提示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釋出於 2021-01-2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