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均衡攝入量不足
相較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來說,穀類等植物性食物含鋅量較少,故素食者易缺鋅。孕媽媽與乳母需鋅亦較多,如攝入不足,可致母親與胎兒缺鋅;全胃腸道外營養如果沒有加鋅或者加鋅不足,可致嚴重缺鋅;感染、發熱時,鋅需要量增加;食慾下降,入量減少,易致缺鋅。
吸收不良
各種原因所致腹瀉,皆可減少鋅的吸收,尤以慢性腹瀉,如吸收不良綜合徵,脂肪瀉,膆腺囊性纖維性變等。穀類食物中含植酸鹽與粗纖維多,妨礙鋅的吸收。同時,如果平時經常吃精細食物,也將消耗鋅元素。
鋅丟失過多
反覆失血、溶血、外傷、燒傷皆可使大量鋅隨體液丟失;肝硬變、慢性尿毒症等因低白蛋白血癥所致高鋅尿症,一些藥物如長期應用金屬螯合劑(如青黴胺等)及反覆靜脈滴注谷近酸鹽,與鋅結合自尿排出,皆可致鋅缺乏。
遺傳缺陷
如腸病性肢端皮炎為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小腸吸收鋅的機能缺陷,致體內含鋅量減少,血漿(清)鋅,紅細胞鋅,肌肉鋅發鋅及尿鋅等皆降低,有肢端面板損害,頑固性腹瀉,禿髮及生長髮育障礙,免疫力降低而易患感染。
如何給寶寶補鋅
在給寶寶補鋅前,不能光看症狀,要明確是否缺鋅,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醫院做個血鋅化驗,聽從醫生的診斷。補鋅可不能亂補!對於不缺鋅的人來說,額外補充鋅有可能造成體內鋅過量,從而引發代謝紊亂,甚至對大腦造成損害,導致記憶力下降。此外,體內鋅含量過高,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並引起缺鐵性貧血。而且專家建議,缺鋅不嚴重時,藥補不如食補。那麼,到底怎麼補才正確呢?
寶寶年齡來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
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
7-12個月嬰兒5毫克;
1-3歲幼兒10毫克;
孕媽媽20毫克;
乳母20毫克;
正常成人10-15毫克。
嬰兒補鋅靠母乳
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斷奶後輔加富鋅食品
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花生、黃豆、胡蘿蔔、牡蠣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0%左右。
寶寶新增輔食後,可以開始新增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
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如何給寶寶補鋅
在給寶寶補鋅前,不能光看症狀,要明確是否缺鋅,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醫院做個血鋅化驗,聽從醫生的診斷。補鋅可不能亂補!對於不缺鋅的人來說,額外補充鋅有可能造成體內鋅過量,從而引發代謝紊亂,甚至對大腦造成損害,導致記憶力下降。此外,體內鋅含量過高,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並引起缺鐵性貧血。而且專家建議,缺鋅不嚴重時,藥補不如食補。那麼,到底怎麼補才正確呢?
寶寶年齡來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
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
7-12個月嬰兒5毫克;
1-3歲幼兒10毫克;
孕媽媽20毫克;
乳母20毫克;
正常成人10-15毫克。
嬰兒補鋅靠母乳
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斷奶後輔加富鋅食品
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花生、黃豆、胡蘿蔔、牡蠣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0%左右。
寶寶新增輔食後,可以開始新增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
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兒童補鋅靠均衡膳食
5歲以上的兒童,完全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鋅元素。所以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粗細雜糧混合搭配。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響鋅的吸收。絕不可把鋅類藥物當成萬能的“營養滋補品”,長期應用。
藥物補鋅慎而又慎
很多媽媽會選擇藥物給寶寶補鋅,覺得見效快。但是這裡必須提醒媽媽們,必須經過醫院檢查,確診為明顯缺鋅的寶寶,方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硫酸鋅糖漿或葡萄糖酸鋅等製劑。?教你如何做一個好媽媽!一般用藥限定時間,不可超過2—4個月,複查正常後應及時停藥。鋅的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小,使用不當,很容導致過量,誘發缺鐵、缺銅、貧血等一系列病症。
注意
為了有利於吸收,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至2小時。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補鋅和補鈣是否可同時進行
專家指出,補鋅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只要不偏食,且日常飲食營養均衡,孩子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鋅。但對於生長髮育快的嬰幼兒,鈣、鐵、鋅的需要量增加,於是很多家長圖方便把鈣鋅放在一起補。然而鈣和鋅的吸收原理很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兩者“競爭”,互相受到制約。因此,這兩種微量元素最好分開補。在補鋅時,除了要和鈣製劑分開外,也要和富含鈣的牛奶和蝦皮等分開。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的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白天補鋅,晚上補鈣,吸收效果更好。
夏季出汗多要適當補鋅
人體中多種微量元素都透過汗液排洩,鋅便是其中之一。
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尤其是夏天。多汗兒童的缺鋅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兒童。
10歲以下的兒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應攝入1毫克的鋅。兒童在正常飲食和沒有疾病的情況下,每天從膳食中攝取的鋅基本能達到這一標準。多汗的兒童,可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魚蝦及動物內臟等。
如何給寶寶補鋅
在給寶寶補鋅前,不能光看症狀,要明確是否缺鋅,最明智的做法是到醫院做個血鋅化驗,聽從醫生的診斷。補鋅可不能亂補!對於不缺鋅的人來說,額外補充鋅有可能造成體內鋅過量,從而引發代謝紊亂,甚至對大腦造成損害,導致記憶力下降。此外,體內鋅含量過高,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並引起缺鐵性貧血。而且專家建議,缺鋅不嚴重時,藥補不如食補。那麼,到底怎麼補才正確呢?
寶寶年齡來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
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
7-12個月嬰兒5毫克;
1-3歲幼兒10毫克;
孕媽媽20毫克;
乳母20毫克;
正常成人10-15毫克。
嬰兒補鋅靠母乳
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斷奶後輔加富鋅食品
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花生、黃豆、胡蘿蔔、牡蠣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0%左右。
寶寶新增輔食後,可以開始新增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
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兒童補鋅靠均衡膳食
5歲以上的兒童,完全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鋅元素。所以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粗細雜糧混合搭配。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響鋅的吸收。絕不可把鋅類藥物當成萬能的“營養滋補品”,長期應用。
藥物補鋅慎而又慎
很多媽媽會選擇藥物給寶寶補鋅,覺得見效快。但是這裡必須提醒媽媽們,必須經過醫院檢查,確診為明顯缺鋅的寶寶,方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硫酸鋅糖漿或葡萄糖酸鋅等製劑。?教你如何做一個好媽媽!一般用藥限定時間,不可超過2—4個月,複查正常後應及時停藥。鋅的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小,使用不當,很容導致過量,誘發缺鐵、缺銅、貧血等一系列病症。
注意
為了有利於吸收,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至2小時。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補鋅和補鈣是否可同時進行
專家指出,補鋅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只要不偏食,且日常飲食營養均衡,孩子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鋅。但對於生長髮育快的嬰幼兒,鈣、鐵、鋅的需要量增加,於是很多家長圖方便把鈣鋅放在一起補。然而鈣和鋅的吸收原理很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兩者“競爭”,互相受到制約。因此,這兩種微量元素最好分開補。在補鋅時,除了要和鈣製劑分開外,也要和富含鈣的牛奶和蝦皮等分開。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的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白天補鋅,晚上補鈣,吸收效果更好。
夏季出汗多要適當補鋅
人體中多種微量元素都透過汗液排洩,鋅便是其中之一。
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尤其是夏天。多汗兒童的缺鋅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兒童。
10歲以下的兒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應攝入1毫克的鋅。兒童在正常飲食和沒有疾病的情況下,每天從膳食中攝取的鋅基本能達到這一標準。多汗的兒童,可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魚蝦及動物內臟等。
補充含鋅豐富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促進嬰兒生長髮育的鋅,尤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鋅。人工餵養的孩子則需要按時新增輔助食品,同時注意補充含鋅豐富的食品。含鋅最高的食物為貝類,如牡蠣、生蠔、扇貝、花蛤等;接著是肉類,如牛肉、羊肉、豬瘦肉等;此外,蛋黃、花生、胡蘿蔔中也都含有豐富的鋅。動物內臟、蛋類、堅果類、食用菌、瘦肉類、豆類、魚類等均含有豐富的鋅;綠色蔬菜也含有豐富的鋅,其中芹菜含鋅量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