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周小姐總抱怨自己的腸子很“嬌氣”,經常“鬧情緒”。跟朋友聚會,別人都想吃火鍋,可她不能吃,否則就會拉肚子。工作壓力稍微大點,肚子就“咕嚕咕嚕”叫,老想上廁所。其實,這種“嬌氣”的腸子是的表現。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患者以青壯年居多,其中女性多於男性,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20~40歲之間。症狀主要有大便性狀改變(如黏液便、水樣便或硬便),有時排便費力,有緊迫感或排不盡的感覺。有的患者可能會腹瀉和交替出現。雖不危及性命,但不同程度地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身心疾病,下面4類人最容易得:1.內向的人。往往不擅交際,遇到壓力喜歡自己擔著,容易長期陷入消極情緒,影響植物神經功能,進而抑制腸胃功能,讓腸胃蠕動變慢。2.壓力大。常常吃不下東西,或者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會引發胃腸神經紊亂。3.遭遇重大變故、挫折的人。可能患上創傷後,膽小、敏感、脆弱,一點小的刺激就可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4.女性。現代女性要兼顧家庭和工作,壓力更大,因此更容易患上功能性胃腸病。
對付“嬌氣”的腸子,放鬆心態和合理膳食很重要。臨床上很多患者在聽了醫生的解釋後便開始改善心態,改變生活與工作環境,甚至無需治療就好了。因此,建議患者首先要治“心病”,可以去正規心理諮詢機構或醫院心理科求助。其次要配合調整生活方式,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再次,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和刺激性食品(如咖啡、酒精),儘量少吃產氣的食物(如奶製品、大豆等)。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病人應根據具體情況少吃粗纖維蔬果;以便秘為主的病人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比如芹菜等,增加大便容積,減輕便秘症狀。最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治療,以腸道解痙藥、腸道微生態製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