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能治好月子病嗎
一些體虛的媽媽,二胎後月子裡經過充分的休息和營養補充,抵抗力和免疫力能得到增強,有些一胎時留下的月子病確實能得到緩解,但這並非是因為坐月子治好的,而是趁著坐月子的機會進行調理,如產婦原來病情比較複雜或者比較嚴重,不可能僅僅透過坐月子治好,而要就醫診治。
為什麼會有坐月子治好月子病的說法
因為一般子宮恢復大約需要42天,即產褥期,這段時間媽媽身體的各臟器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但會引起一些功能性疾病,比如偏頭痛等,但一般透過中西醫結合調理,都能在二胎月子期結束後恢復正常,所以很大部分人認為坐月子能治好月子病。
注意:產婦不論在坐月子的時候生了什麼病,都應積極就診,找出病因,及時治療,以免延誤診療,加重病情。
月子期間可能落下的月子病
關節疼痛
產後媽媽沒有儘早下床活動,哺乳或抱寶寶時一直用同一姿勢和體位,且月子期間經常彎腰勞作、久坐、站、躺等,會造成產婦產後相關部位的關節損傷加重,致使肌腱和神經損傷。
視力下降
月子裡產婦用眼看手機、電視、書等,時間太長,會使眼睛疲勞,且媽媽們在孕期有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糖、腎功能受損等,也會引起眼睛的併發症,導致視力模糊不清,若產後視力明顯下降產婦一定要及時檢查及早治療。
子宮脫垂
產後產婦如長期臥床,子宮被充盈的膀胱推擠、下蹲勞作,洗尿布、洗菜、提重物及做增加腹壓,此外,咳嗽、用力排便的動作都會導致子宮脫垂。
偏頭痛
產婦月子期間沒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而有些有高血壓、貧血等疾病產婦可能會引發頭暈、頭痛。
牙疼
月子期間哺乳期的媽媽如沒有注意補鈣,月子裡沒有注意口腔衛生,會導致牙齦萎縮、齲齒等牙周病,產後引起牙疼。
傷口疼癢
產後產婦如沒有保護好傷口,傷口碰水或抓撓,會導致傷口感染,傷口癒合較慢,產後產婦傷口癢疼。
痔瘡
產婦產後沒有及早下床,且久站久坐久躺,沒有保持肛門清潔,加上惡露的刺激,會導致產婦產後痔瘡。
如何預防月子病
儘早下床活動
產婦產後儘早的下床活動,有助於子宮的儘快恢復,通常子宮會在產後6-8周恢復,如子宮恢復不好,會出現惡露淋漓不淨、腹痛等問題,自然分娩的媽媽最好能在產後6-8個小時坐起來,12個小時左右嘗試下床活動,剖宮產的媽媽也要儘量在術後24小時嘗試坐起來,進行簡單的活動。
保持外陰清潔
產後產婦要做好外陰的清潔,預防產後感染,如新媽媽沒有做好外陰的清潔,長時間不洗澡,不清洗外陰,會導致細菌滋生,容易出現產後感染的問題。
忌勞累不受寒
產婦坐月子不要接觸涼水且忌勞累,能有助於預防產後腰腿疼,如產婦在月子照顧寶寶太勞累,久坐、久站或是受風受寒就可能導致產後風溼的發生,遺留下腰腿、關節疼痛的問題。
母乳餵養
月子裡,二胎媽媽要母乳餵養寶寶,並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因為餵養不當會導致乳腺炎、乳頭皸裂等乳腺問題,所以要讓寶寶勤吸吮,並學習正確的餵養姿勢,是預防產後乳腺問題的關鍵。
補充水分
產後媽媽的血液粘稠度很高,處於血凝狀態,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就存在出現靜脈血栓的危險,不但可能引起腿部疼痛,還可能導致肺栓塞等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