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豆漿防癌並非人人適合

avatar 莎莉殿下
2.7萬 熱度 A+ A-
一直以來,豆漿都被譽為“植物奶”,由於價廉物美,它在中國人的早餐食譜中非常受青睞。然而其真的能防癌治癌嗎?早餐究竟喝豆漿好還是牛奶好?

一直以來,豆漿都被譽為“植物奶”,由於價廉物美,它在中國人的早餐食譜中非常受青睞。然而其真的能防癌治癌嗎?早餐究竟喝豆漿好還是牛奶好?

 豆漿是否真能防治癌症?

其實豆漿能治病的“神奇”故事古代就有。1900年前的西漢淮南王劉安救母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相傳劉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

目前分析認為,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皂甙、異黃酮、卵磷脂、大豆低聚糖等,這些都是對人體十分有益的物質,具有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功效,手磨豆漿如果沒有過濾的話還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對結腸腫瘤的防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同時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鼓舞人心的抗癌故事,主人公採用的方法不一定具有醫學上的廣泛指導意義,更不能由此下結論認為單靠豆漿就能治癌。每個個案中的偶然成分都很多,心理狀態、自身體質、手術藥物等相關治療這些因素的影響缺一不可。

 不要大量喝豆漿

目前醫學理論界對豆漿存在著爭議:一方面,很多營養學家比較強調豆漿的養生作用,例如其中的異黃酮對女性身體的保健作用、大豆低聚糖有改善腸道菌群等作用。但另一方面,國外有研究報告稱,高劑量的異黃酮素不但不能預防,還有刺激癌細胞生長的可能。所以,有乳腺癌危險因素的婦女最好不要攝取大量異黃酮素或長期大量喝豆漿。另外,黃豆中的蛋白質能阻礙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如果過量地食用黃豆或黃豆製品,黃豆蛋白質可抑制正常鐵吸收量的90%,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缺鐵性症狀。

因此,我們既不要‘神化’豆漿,也不要談其色變,畢竟長期過量攝入才會出現不良作用,一般人正常飲用少量豆漿不會出問題。成人每天可飲1~2次,每次飲250~350毫升,兒童每次飲200~230毫升。總的來說,豆漿是人類的好朋友,但不應過分強調某種食物的特殊功效,而應儘量做到食物多樣化、均衡膳食。

  潰瘍、胃炎須忌豆漿

豆漿必須充分加熱煮沸後才能飲用,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和皂角素,會引起噁心、等中毒現象,煮沸才能將這些有害物質完全破壞。以下幾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應暫停飲用豆漿,同時也應忌食或少吃豆製品。

潰瘍:嚴重的消化性潰瘍病人忌食黃豆、蠶豆以及豆腐絲、豆腐乾等豆製品,包括打成汁的豆漿。豆類所含的低聚糖, 如水蘇糖和棉子糖, 雖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但可被腸道細菌發酵,能分解產生一些小分子的氣體,進而引起嗝氣、腸鳴、等症狀。

胃炎:和病人不能食用豆製品或豆漿,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釋出於 2021-01-0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