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進
脾功能亢進常以血紅蛋白下降、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為表現。脾功能亢進常有脾臟的腫大,但其與脾功能亢進的嚴重程度並不直接相關。脾功能亢進是門靜脈高壓的後果,脾的大小與門靜脈高血壓的嚴重程度相關,但是緩解門靜脈高壓並不能解決脾功能亢進。有一篇報道稱,24%的肝硬化患者伴有脾大,64%的患者伴有血小板減少症。這種差異反映了其他因素的存在,如抗血小板抗體,酒精的毒性作用,丙型肝炎病毒的骨髓抑制作用(HCV)和降低的血小板生成素產生等。
脾亢進的症狀
血小板一般性減少並不會出現黏膜出血,直到血小板計數降至20000-30000 /μl以下;當血小板計數<5000 /μl時,則有內出血風險。輕度至中度血小板減少症並不會增加靜脈曲張出血。然而,當肝硬化需要進行某種侵入性手術和血小板小於50000-75000 /μl可能導致過度失血。對這些患者進行手術等侵入性治療是否需要輸注血小板等血液製品,仍有爭議,因為過度輸注會引起血液凝固方面的問題,如血栓形成。此外,沒有研究資料提示低血小板計數會增加靜脈曲張出血量,透過輸血提高血小板計數會減少靜脈曲張出血量。大多脾亢患者的血小板計數>50000/μl,因此,開展如腹腔穿刺、內窺鏡檢查等手術是安全的。白細胞減少也可以做類似的判斷,肝硬化脾亢白細胞減少主要為淋巴細胞減少,嗜中性粒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脾亢的預後
脾功能亢進與患者的預後相關。一項大樣本的5年隨訪研究證明,與正常人相比,脾功能亢進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均增加患者5年的死亡或肝硬化失代償風險。嚴重脾機能亢進的患者(血小板<75000 /μl或血細胞計數<2000 /μl)的靜脈曲張出血和死亡風險較高。因此,脾亢是晚期肝臟疾病的指徵,提示預後不良。
脾亢的治療
脾亢的治療手段,現在已經非常之多,除了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的升高,還有沒有其他好處?在一份射頻消融(RFA)的治療報告中,手術前後測量肝臟動脈和門靜脈血流量,可以看到手術後即刻肝動脈血流量增加,但在6個月內回到基線水平,並且門靜脈血流量下降,然後在6個月內也回到基線水平。這些小而短暫的血液變化到底有什麼好處?仍不太清楚。但肯定的是並不影響肝臟體積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