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
想免於尿毒症而洗腎,第一個要控制的就是三高。只有透過飲食、運動、用藥等方法,管好上游的血壓、血糖、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位處下游的腎臟才不會跟著壞掉。
定期檢查腎功能
高危險群民眾在40歲前建議每3年做1次血液和尿液腎功能檢查;一般人過了40歲,可以利用健保免費成人健檢至少3年檢查1次;但若是有三高或其他健康問題如肥胖,則要提高到1年1次。如果已經有慢性腎臟病,第1、2期病人每6個月~1年檢查1次,第3期3~6個月一次,第4、5期則要隨病況調整,可由每3個月、1個月或半個月檢查1次。
管理日常飲食和規律運動
一般人的護腎飲食原則是均衡、多吃蔬菜和全穀類;每日2~3次水果;降低油鹽糖;儘量攝取新鮮自然的食物,避免太多紅肉、加工品和精製穀類製品。如果腎病已到後期,需適當限制蛋白質、攝取足夠的熱量、限制水分、留意電解質如鈉、鉀、磷、鈣的平衡,以減少蛋白尿和水腫的發生。
日常飲食其實已有足夠糖分,不建議病人在三餐外再多吃高糖分甜食,尤其含糖飲料最好快戒掉。
做好自我心理調適
現在醫學認為,腎絲球過濾率若未低過60ml/min,都還算可接受範圍,不用過度焦慮,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定期追蹤,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要原則。低於這界線則需積極配合整合性醫療照護,跌破45ml/min更要特別用心。
此外,假如長輩有長期疼痛,例如關節炎或下背痛,可與醫師商討適量減藥或改用比較不傷腎的藥。
不吃蛋白質怕肌肉流失,多又怕傷腎,吃多少才對?
熟齡族想手腳靈活、行動自如,要靠足量蛋白質和運動來長肌肉、增肌力。一般老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1.2公克蛋白質,例如60公斤的人1天要吃72公克蛋白質,約1只去骨大雞腿肉的分量,但有急性或慢性病老人可能要增加到1.2~1.5公克蛋白質。除了腎臟病第4、5期外,這個建議量都不必調整。
每一位慢性腎臟病人皆需接受完整的健康飲食衛教,內容包括低鹽、低飽和脂肪酸、高纖維、足夠的熱量以及適量蛋白質。尤其是第3b~5期患者的蛋白質攝取量,建議依個人狀況調整,在不會導致營養不良的前提下,可採用每天每公斤體重低於0.8公克蛋白質的低蛋白飲食。
病人病情多變,尤其若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通盤考察的因素愈多,例如消化蛋白質產生的氮磷平衡問題、活動能力、熱量等,因此強烈建議患者應和營養師、護理師保持密切諮詢,單一營養素的好處和風險,要在考慮整體病況下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