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腰肌勞損的三種治療方法

avatar 會強大叔
2.8萬 熱度 A+ A-
大家都知道腰肌勞損是一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病情嚴重的話是很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的,不過很多人卻不知道該如何治療,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治療方法

大家都知道腰肌勞損是一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病情嚴重的話是很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的,不過很多人卻不知道該如何治療,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選方法

1.按摩療法:

1以掌根和拇指撥揉腰椎兩側肌肉數次,達到放鬆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陽性反應點”及居髎、環跳、腎俞、志室、大腸俞、委中穴,每穴按壓2分鐘可反覆數次。接著用腰部後伸板法,患者取側臥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數次,使區域性產生溫熱感,同時配合腰部側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側,再扳健側。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區域性使用滾法,並配合按摩委中、陽陵泉、絕骨等穴。對於脊柱側彎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牽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陰交、復溜、承山、委中等穴掐點揉按各數十次,尤其對“陽性反應點”一條索狀壓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陽陵泉,背部加崑崙 、委中。因損傷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彈撥膝後、膕窩處的肌腱數十次,用力並應產生酸脹熱感,平時在坐位休息時可用木棍頂在委中穴,每10分鐘左右輪換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屬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撥揉腰椎兩側痛點處20~30次,其間按壓天樞、氣海各一分鐘,捏拿小腿後側腓腸肌一帶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標療法:患者仰臥,術者立於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彈撥左足崑崙穴,當彈撥右足崑崙穴時,用左手食指尖放於穴上,首先向下壓力,然後向外踝方向滑動 ,彈撥時術者感覺指下有一根筋在滾動,而患者感覺麻痛或有觸電感向足心放射,兩側穴各彈撥三次。注意:只出現痛未出現觸電者,腰痛可減輕,而不能消除,必須出現觸電樣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療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後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戶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門→腰陽關一段,腎俞→腰根、委中刮拭,再刮膈俞,三陰交穴。

次選方法

1.拔火罐療法:

1於腎俞、大腸俞及陽性索狀壓痛點外,先用毫針刺,或以三稜針刺絡出血,然後再拔上火罐。拔出少許血液後,即起罐。本法對瘀血性腰痛尤為有效。

2取大小口徑適合的抽氣罐數個。術者一手持罐,罐口向下緊扣疼痛區域性阿是穴或陽性反應點上,另一手用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然後以止 血鉗夾緊導管留置20~30分鐘。

2.針刺療法:取脾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衝門、髀關、伏兔、環跳、秩邊、風市、委中、陽陵泉、足三里穴,每次選5~6個穴,每日一次.8次為一療程,中間 可休息2~3天。

3.艾卷溫灸療法:取腎俞、京門、大腸俞、次髎、身柱、心俞、脾俞、曲池、左陽池、足三里、太溪穴,每次取4~5個穴,每日一次,輪流取穴10次為一療程,每次 灸40分鐘,對受寒溼而腰痛者很有療效。

後選方法

1.耳針療法:取耳部腎、腰骶椎、神門、皮質下等穴,雙耳可同時取穴,每次取2~3個穴,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

2.足部按摩療法:取足部腎、輸尿管、膀胱、脊椎、腰椎、髖關節、胃腸、肝、膽囊、甲狀旁腺等反射區,每日早晚各一次,可在飯後一小時進行,雙足每次約 30~40分鐘

溫馨提示:以上我所講的這幾種方法都是治療腰肌勞損的幾種治療方法,大家在平時一定不可以過度的工作,同時在潮溼天氣還要注意,並且平時可以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但不可激烈運動,最後,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釋出於 2021-01-0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