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韓劇《匹諾曹》中,女主角只要一說謊就會打嗝,直到說出真話打嗝才會停止,這個毛病劇中稱為“匹諾曹綜合徵”。
下沙的小陳打本報熱線來問,是不是真的存在“匹諾曹綜合徵”?自己在說謊的時候,兩隻耳朵都會紅起來。
匹諾曹綜合徵
和說謊沒什麼關係
匹諾曹,大家都知道,是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中的主人公,在故事中,他只要一撒謊,鼻子就會變長,所以我們常把愛撒謊的人稱為匹諾曹。
那麼,現實中,真的有一撒謊就出現症狀的匹諾曹綜合徵嗎?
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主治醫師張磊表示,“我所接觸的患者中,還沒有遇到過或聽說過因為撒謊導致打嗝而來就醫的患者。”
“我個人認為,電視劇中說謊打嗝的情節,只是借用了童話故事中的情節而已。如果真有說謊就打嗝的表現,那也只能推測這個人在說謊時很緊張,恰巧又出現打嗝,自此就建立了條件反射。” 張磊說。
那麼, 為什麼有些人說謊可以淡定處之,臉不紅、心不跳,而有些人就“面紅耳赤”呢?張磊說,這可能是因為自我剋制能力不同。自我剋制能力強的人,在說謊的時候,會比較淡定平靜。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人,可能就把心裡的緊張情緒表現出來。
隨後,記者查詢心理學相關資料瞭解到,醫學書上所說的匹諾曹綜合徵和說謊八竿子打不著,它被稱為“被笑”,實質上是一種社交恐懼與人際敏感。
有匹諾曹綜合徵的患者,聽到笑聲就會緊張,全身僵直,他們不會辨別善意的笑還是惡意的笑,覺得自己在被嘲笑。哪怕是朋友之間友好的笑,也可能讓他們很生氣。
說謊有異常表現不是病
一般不需要就醫
張磊認為,現實中“匹諾曹綜合徵”的表現,比較接近心理衛生中的社交。兩者都會出現與社交有關的焦慮反應。
“匹諾曹綜合徵”特定於對被笑的反應,也就是別人的笑聲會解讀為嘲笑。而社交焦慮則不僅限於此。張磊說,現實中,我們看到有些人在撒謊時,會下意識的出現摸鼻子、摸耳朵、兩手交叉等異常舉動的人,這可以被歸屬到“”中的“特定恐懼症”。
特定恐懼症是指對某一些事物或者事情感到恐懼,比如有的人對牙籤、刀和尖銳的物體非常恐懼。這可能跟人面臨恐懼時的條件反射、性格和經歷過的一些事情收到的刺激有關。
患者對於簡單的社交都會感到擔心,和別人打交道會沒有原因地感到害怕。嚴重的話,在社交場合中會控制不住焦慮,長久下去的話就會害怕和迴避。
當然,對於一些有壓力的社交場合,比如面試、答辯、發言等情境,出現短暫的緊張焦慮是普遍的正常的情緒反應,加強訓練就沒事了。只要不是過度的持久的焦慮,一般不必擔心。
張磊說,撒謊時的異常動作算不上心裡疾病,因此一般不需要就醫。但如果這種異常動作讓當事人感到苦惱,甚至影響到正常生活或工作,可以找專業心理醫生進行諮詢和調節。心理醫生會和你一起探討,從而找到更好的應對方式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