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婦女出現貧血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由於孕婦受到一些生理因素的影響,可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對降低,或鐵、葉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引起血紅蛋白不足,當孕婦的血紅蛋白低於一定數值時即出現貧血。
如果孕期的婦女長期貧血,腦供血不足,血中含氧量不足就容易導致暈倒。同時貧血可造成胎寶寶營養供應不足,輕者使胎寶寶發育緩慢,重者可發生早產、胎兒宮內窘迫。因此孕期的婦女在出現貧血的症狀時,還需及早到正規醫院診治,
孕婦貧血致病因素:
1、懷孕前體內就缺鐵,而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比如孕婦原來就偏食或者有慢性病如腸道寄生蟲病、月經過多、胃病等,使鐵的攝入不足或排出過多,加上懷孕後早期妊娠反應,影響了食物的攝入指含鐵食物,加上胃液分泌不足,又影響了鐵的吸收而造成鐵缺乏。
2、妊娠以後,隨著胎兒的生長髮育,胎盤與臍帶的生長,需鐵量也大量增加,而從每日膳食中鐵的吸收率僅為10-20%,如果膳食中鐵的供給量少,孕婦又沒有額外補充鐵劑,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孕婦貧血常見的治療方法:
1、對於鐵缺乏造成的貧血,工業化國家長期以來採用食物強化鐵劑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推行食物強化鐵劑解決婦女及兒童貧血,常用與強化鐵劑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醬油、糖、鹽等。我國現正實施醬油中強化鐵劑預防貧血。
2、改善飲食,吃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中肝臟、血豆腐及肉類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紅血球的生成,葉酸缺乏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因此飲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類、肝臟、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肝臟中既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幫助。每週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十分有好處的。
3、對於中度以上貧血,口服鐵劑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ug。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病。但葉酸劑量不要大。
溫馨提示:患有貧血的孕媽媽一定要注意營養的攝入。生活中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食物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