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需要補什麼
陽虛證應以益氣溫陽散寒為治則,飲食上多吃些令身體溫暖的食物以補陽氣溫煦全身,常見的如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肉、荔枝、龍眼、核桃、桔子、櫻桃等,同時也要適當吃些熟蘿蔔、白菜、芹菜、青菜,以免進補過度而上火。
另外,陽虛在各髒的相應病變可見不同的症狀,因此還應針對臟腑辨證,以心、脾、腎陽虛為常見,根據各臟腑陽虛症狀來有針對性的進補是十分有必要的。
身體陽虛都有哪些症狀
1.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陽虛最主要症狀,機體失去溫煦推動、蒸騰氣化作用容易引起。
2.精神不振:由於自身陽氣不足,細胞的生命活動衰退,所以表現為萎靡懶動。
3.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夾雜未消化的食物,身體陽氣不足,進入胃中的食物就無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從腸道排出。
4.舌淡而胖,或有齒痕:體內水分的消耗與代謝取決於陽氣的蒸騰作用,如果陽氣衰微,對水液蒸騰消耗不足,多餘水分蓄積體內就會導致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後會出現齒痕。
5.脈象沉細:當身體陽氣不足時,就不能鼓動脈管,所以脈象一般表現為沉細無力。
陽虛在哪個季節最嚴重
冬季是最為嚴重的。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對人體防病保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春夏時節順應生長之氣以養陽,而秋冬時順從收藏之氣以養陰,這成為中醫學所強調的順時養生思想。
在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時,人體正氣不能祛邪於外,或重感陰寒之邪就會導致陽氣受損,使得人體在寒冷的冬季陽虛現象較為嚴重,因此在春夏自然界陽氣旺盛時補陽是較為理想的時段。
陽虛和陰虛的區別有哪些
病因區別
陽虛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房室不節、勞倦過度、七情過極、飲食不節、起居失常、大病之後失於調養等原因引起機體臟腑功能損傷,繼而出現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
陰虛多由熱病之後、或雜病日久傷耗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使陰液暗耗而成陰液虧少,機體失去濡潤滋養物質所致,同時由於陰不制陽,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熱,因此多有虛熱乾燥不潤、虛火躁擾不寧證候。
症狀區別
陽虛常見症狀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完谷不化,舌淡而胖,或有齒痕,脈象沉細,同時並見各髒的相應病變而見不同症狀。
陰虛常見症狀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膝痠軟,男子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或崩漏,形體消瘦,咽乾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兩頰顴紅,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