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寶寶積食推拿,幫寶寶解決積食問題

avatar 無冬又天
1.1萬 熱度 A+ A-
積食是現在很多寶寶常患的病症,若處理不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下面就介紹一些寶寶積食推拿手法,供家長們學習。

什麼是積食

孩子後天脾胃尚未發育完善的階段,未充分消化的穢物積聚、堵塞在腸道,稱為“積食”。

腸道上接脾胃,下連肛腸,是個中間樞紐環節,腸道堵塞帶來的直接危害是:

1、在中,穢物充滿導致腹脹如鼓;

2、在上,由於下方樞紐失靈而出現不思飲食;

3、在下,由於穢物阻礙而出現大便不通。

寶寶積食,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撥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乾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積食的危害

積食與舌苔剝落

小兒舌苔剝脫與現代醫學的小兒地圖舌相似。

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乳積食滯,鬱久化熱,蘊結心脾,火熱上燻造成舌苔剝脫所致。治以消食導滯、清心瀉脾熱的藥,很快就好。

積食與貧血

積食容易導致脾虛,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積食時間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虛。

從西醫上說,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時間長了就會貧血。所以,貧血的時候也應當調理脾胃。

積食與蕁麻疹、丘疹樣蕁麻疹

小兒積滯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導致鬱而化熱、聚溼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這時候,一方面,熱、痰、溼相合,外發於肌腠,容易導致蕁麻疹等。

另一方面,脾胃損傷,易感外邪。這時候內有積熱,外有外邪,內外交攻,就容易鬱於肌腠而出現蕁麻疹等疾病。

小兒推拿消除積食

積食是中醫的說法,因此用中醫的辦法來解決是最有效的,而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屬。

但小兒推拿的門派比較多,心法不同結果相同,家長們要關注的是整套手法而不是單一的一個手法,不要在做一個症狀推拿中混用不同門派的手法!

清大腸經(3分鐘)

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

揉板門(3-5分鐘)

板門重按有痠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嚴重的積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順運內八卦(3-5分鐘)

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主要用於痰結喘咳、乳食內傷、腹脹、脹悶、嘔吐等症。

推小橫紋(3分鐘)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四橫紋穴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

掐揉四橫縫(5分鐘)

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下推七節骨(3分鐘)

位於腰骶正中,命門至尾骨端一線。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分腹陰陽(5分鐘)

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順摩腹(5分鐘)

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積食引起的便秘腹脹可重點操作此部位。

揉足三里(5分鐘)

足三里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釋出於 2023-07-1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