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鼻咽炎的診斷檢查方法有哪些

avatar 綠雲殿下
2.8萬 熱度 A+ A-
鼻咽部黏膜呈急性瀰漫性充血、腫脹。咽後壁淋巴濾泡隆起,有黏膿自鼻咽部流下。下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慢性患者可見咽側索紅腫,或增生肥厚。鼻咽炎潛伏期1~3天不

  鼻咽部黏膜呈急性瀰漫性充血、腫脹。咽後壁淋巴濾泡隆起,有黏膿自鼻咽部流下。下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慢性患者可見咽側索紅腫,或增生肥厚。鼻咽炎潛伏期1~3天不等,隨病毒而異,腸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較長。起病突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熱感,隨後出現鼻塞、打噴嚏、流涕、全身不適和肌肉痠痛。症狀在48小時內達高峰病毒脫殼。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具體方法請看以下介紹:  一、檢查方法  1、外周血象病毒性感染時白細胞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數比例增多和核左移現象。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和核左移現象。  2、病原學檢查一般情況下不做。必要時可用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清學診斷法或病毒分離和鑑定方法確定病毒的型別;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有助於細菌感染的診斷和治療。  3、間接鼻咽鏡或纖維鼻咽鏡下易窺見鼻咽部的病變情況,可見鼻咽部乾燥充血或紅腫,有分泌物。  4、胸部X線檢查,即對胸部平面或側面做攝影的單純X光檢查,以及做斷層攝影的斷層攝影檢查。  二、鑑別鑑別  1、與流行性感冒的鑑別  1流行病學流感為廣泛性流行疾病,以冬春季節為主,急性鼻咽炎為全年發生,以秋、冬、春季節多見。  2臨床表現: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狀明顯,常為高熱,39~40℃,持續3~5天,頭痛、全身疼痛常見且嚴重,疲乏虛弱早期出現,可持續2~3周,可以伴有鼻塞、噴嚏、咽痛,胸部不適及咳嗽常見,且程度較重,可併發支氣管炎、肺炎,甚至可危及生命。氣管炎和軟顎黏膜顆粒性變化是流感的典型卡他症狀。急性鼻咽炎主要表現為鼻塞、噴嚏、咽痛、全身症狀較輕,頭痛、全身疼痛及疲乏虛弱少且輕微,發熱少,部分可有輕到中度胸部不適及咳嗽,併發症少見。  2、與鼻腔疾病的鑑別  1過敏性鼻炎:有過敏史,呈季節性花粉症或常年打噴嚏,鼻溢,鼻充血伴瘙癢感。症狀特徵和鼻分泌物內嗜酸性粒細胞增加有助於本病診斷。  2血管舒縮性鼻炎:無過敏史,以鼻黏膜間歇性血管充盈、打噴嚏和流清涕為特點,乾燥空氣能使症狀加重。根據病史以及無膿涕和痂皮等可與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相鑑別。  3萎縮性鼻炎:鼻腔異常通暢,黏膜固有層變薄且血管減少,嗅覺減退並有痂皮形成及臭味,容易鑑別。  4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鏡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3、與某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脊髓灰質炎、傷寒、斑疹傷寒和HIV感染前驅期的上呼吸道炎鑑別,根據症狀病史、動態觀察和相關實驗室檢查,鑑別不難。  溫馨提示:若確診得了鼻咽炎不要慌,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相信任何疾病只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加上飲食調理、心理調劑,一定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

釋出於 2021-01-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