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血糖雖然高卻不能被送入機體細胞,細胞得到的能量不足,此外,病人血糖升高,由於滲透性利尿的作用,大量葡萄糖丟失,也導致細胞能量不足,細胞缺糖的刺激訊號就不斷傳入大腦,從而使大腦不時發出需求糖的指令,產生“飢餓”訊號。
糖尿病患者如何增加飽腹感
在各種食物當中,蔬菜和粗糧是最需要咀嚼,也是最容易飽腹的食物。晚餐給自己做一大盤子蔬菜,先把蔬菜吃下去一半再吃其他食物,心裡感覺已經吃了很多的食物。此時再加上一種粗糧就更好了。如此能有效地改善一日營養平衡,又能增加飽腹感。
高血糖患者飲食宜放慢速度
科學發現,吃飯慢容易產生飽腹感。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吃飯速度對身體也是有益的。日常的涼拌蔬菜,因為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所以需要的用餐時間特別長。粗糧的主食吃起來也肯定比白米白麵慢。比如喝燕麥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的速度也比吃白麵饅頭的速度慢。如果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心情更能放鬆,食物品種更為多樣,時間自然而然地就提高到20分鐘以上。
高血糖該吃什麼好?
所以糖尿病患者找到容易飢餓的原因之後,要放慢吃飯的速度,多吃粗糧少吃容易吞嚥的食物。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讓你避免高血糖的秘訣。
(1)下頓飯少吃點兒、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數(GI)較低的食物。由於對於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需讓自己的體重減輕5~10%,就能夠顯著地改善血糖情況。所以,只要適當地減少熱量攝入,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一般的經驗是:減少15克碳水化合物(約相當於50克米飯或30克饅頭、150克蘋果或梨、400毫升牛奶或300毫升無糖酸奶)大約可以使血糖降低1.7mmol/L。
(2)增加活動量或進行更多的運動鍛鍊。2型糖尿病患者透過加強鍛鍊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鐘,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鍊,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藥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藥物治療。
(3)調整用藥(增加藥量、增加服藥次數或加用另一種降糖藥)。儘管運動和調整飲食的方法很經濟而且副作用很少。與前兩種方法相比,藥物的確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療高血糖。
(4)自我放鬆與情緒調節放鬆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5)積極治療其他疾病(如、感染等)。感冒、感染等問題都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
(6)增加無糖液體的攝入。脫水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人(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每天都應該攝入大約2~3升的無糖液體(水、飲料、湯等)。當血糖升高時,喝水除了可以沖淡血糖還可以避免食物的過多攝入。存在或腎臟併發症的患者則需要適當限制液體的攝入,具體細節應該去諮詢醫生或營養師。高血糖,最重要的策略就是預防。透過良好的自我血糖監測一般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5個小技巧幫你遠離高血糖
1、糖和油不要一起吃。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是吃進去的能量大於支出的能量。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別高的食物,如果一起吃,很容易導致收入大於支出。所以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裡是否有糖又有油,如果是的話儘量少吃。
2、水果要選不太熟的。成熟度越高的水果含糖也越多,而成熟度稍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裡面具有保健價值的營養成分還更豐富。
3、白粥米飯配芹菜香乾。白粥、白米飯等都屬於上升血糖速度快的食物,吃時一定要配一些膳食纖維多、蛋白質豐富的小菜,比如芹菜拌香乾。土豆或芋頭等澱粉含量高的蔬菜,儘量別蒸著吃,要切成絲炒著吃,以抑制血糖上升。
4、喝飲料加奶別加糖。臺灣《康健》雜誌刊登的一項實驗表明,一杯500毫升的奶茶中含有50克糖,已經達到了人體每天攝入糖的上限。一般100毫升甜飲料中含糖12—13克。如果實在想喝,可以在紅茶等飲料中加點鮮奶。
5、自己做做“減糖訓練”。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甜食,會慢慢不習慣吃天然食物,他長大後吃加工食品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有意識地從每週一次減糖餐或者減糖食物開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種含糖食物,幾個月後,口味就會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