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心悸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心跳100,要小心!

avatar 龜甲駿年
2.1萬 熱度 A+ A-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並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如果突然感覺心臟怦怦跳動,撞擊著自己的心口,那就是心悸。所謂心悸,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在跳。很多人都有心悸的經驗,尤其是女性,這種現象的發生不是因為特定原因才會引起,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能持續或陣發地感覺自己的心在跳動。臨床上最常見的則是最輕微的心悸,指的是心臟本身無任何病變,跳動也相當規則。

心悸的發生有三大類

一、無合併心律不整的心悸

這種症狀最普遍,以年輕患者最多。而這常常是恐慌症患者所苦的問題。

一般人對於自己的心跳是沒什麼感覺,可是這類患者卻對自己的心臟跳動比較敏感,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更容易發生。

這種心悸比較沒有什麼大礙,它往往是規則的,不一定很快,最多在每分鐘100跳左右。

但如果患者本身比較緊張或焦慮,就可能會感覺呼吸不順、胸口刺痛、胸口悶或喉頭有異物感,比較嚴重時會發生換氣過度症候群。

二、合併心律不整的心悸

心悸的情況,是心律不整患者最常敘述的症狀。而且隨著年齡老化,心律不整發生的頻率將會增加。

但不需要太過緊張,這種狀況往往是輕微而能自行緩解的,所以不需特別使用專門抗心律不整的藥物來加以治療。

如果是這一型別的心悸,患者會感覺心跳突然加速或減慢,甚至突然停頓了1、2下,或是胸口有被撞擊的感覺。

當我們進一步檢視患者的心電圖,會發現患者心房前期收縮或心室前期收縮,接著是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和心房顫律。

心房或心室前期收縮,常以心跳突然停頓1、2次跳動來表現,上心室頻脈則是突然發生的心跳加速,通常每分鐘不超過180下,平均約150下左右,突然發生和停止是其特性之一。

心房顫律是不規則的,時快時慢,時大時小,無明顯的規律可循。

三、合併有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心悸

這種心悸的發生可能是由於心臟疾病或是新陳代謝疾病所致,不能立刻做心悸的治療,反而應該先小心查明心悸的原因,從真正的疾病下手治療,這樣心悸也會跟著改善。

心悸為何發生

會發生心悸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其中最常見也最輕微的就是緊張和焦慮等情緒上的變化。

這些因心理導致生理變化有時是不自覺的,如正面臨一些壓力問題,像是女性更年期、夫妻或情侶間爭執、工作或學業上有壓力等等。

至於和心臟疾病有關的心悸,一般都是心律不整所引發。至於其他較少見的,包括心臟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新陳代謝方面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髓質瘤或低血糖。

另外,像是貧血、發燒都可能引發心悸。最後一種引起心悸的原因就是藥物,例如感冒糖漿、滴鼻藥,和支氣管擴張劑等。

心悸發生時不需要特別擔心,老往壞處想。建議可以先做脈搏的自我測量,如果一分鐘跳150下以內,就屬於安全範圍;如果超過150下,請儘快到醫院做檢查。

至於患者是一般心悸還是有心律不整的病理變化,到了醫院之後,醫師就會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包括心悸發生時的心電圖、以及24小時心電圖。

二尖瓣脫垂引發的心悸

心悸的發生除了心律不整之外,也可能是二尖瓣脫垂。常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特別是身材瘦長型的,發生率則約在10分之1至20分之1。

為什麼二尖瓣脫垂會引發心悸呢

一般解釋是患者的二尖瓣結構稍長,對心臟形成刺激,使心跳加快。

診斷出二尖瓣脫垂並不難,聽診時可聽到輕微的雜音和一尖銳的激聲,如果加上心臟超音波就可以確定。

除此之外,二尖瓣脫垂的臨床表現大都相當輕微,對正常生活也沒有影響,所以患者不需要太擔憂。

恐慌症引發的心悸

現代人常見的恐慌症也是引發心悸的重要來源,這種心悸一般人稱為自律神經失調,而醫學上則稱為神經性迴圈衰弱、心臟神經官能症,或神經衰弱,而恐慌症則是最新的名詞。

這類疾病在心臟內科、內科或神經精神科門診非常普遍,年齡層分佈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有,但以年約30歲左右的女性患者偏多。

這型別心悸患者在緊張、焦慮,或情緒不穩定時症狀比較明顯,除了心跳加速之外,也會有喘不過氣、頭暈或胸悶胸痛,甚至會有空氣不夠或窒息感,如果持續深呼吸,便會誘發換氣過度症候群。

認識換氣過度症候群

換氣過度症候群是心悸患者中較嚴重和多樣化的症狀,患者多以年輕女性為主。

換氣過度症候群的表現都很典型,診斷上並不困難。

先從心臟說起,患者會有心悸、心跳快或胸痛;腸胃方面,可能有噁心、腹痛的症狀;神經系統方面,有緊張、焦慮、頭暈、頭痛、冒冷汗、虛弱、注意力不集中、視力模糊、盜汗,和喉頭有異物感等症狀;

手部則呈現典型的抽搐症狀和麻痺感。很多患者一開始覺得喉嚨好像有東西哽著,以為是罹患咽喉或腸胃有關的疾病,做了很多檢查都查不出原因,後來才得知是情緒緊張所引起。

會有換氣過度症候群的發生,是因自主神經的平衡狀態失調,使得交感神經過度敏感而引起。

當交感神經因心理刺激而處於亢奮的狀態,就會過度呼吸使血中二氧化碳濃度急遽下降,形成呼吸性鹼中毒,而心悸也是這種病的表現之一,在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下,這種症狀就很容易發生。

心悸如何治療

心悸有分為一般心悸以及病變引起的心悸。而在病變上,也可能是神經衰弱或是心臟病變所引起的心悸。

一般心悸並不需要治療,而神經衰弱或是心臟病變所引起的心悸,就需要從詳細的發病史及身體檢查來判斷,對症下藥。

主要的檢查就是普通的心電圖,必要時可做24小時霍特氏心電圖檢查。

如果是神經衰弱或單純心悸,一般會先仔細對患者解釋病情,告知其身體實際上並無重大疾病。

由於這類患者往往懷疑自己有病而感到緊張或焦慮,所以只要適當的鼓勵與安撫,或投予適量的精神安定劑,就可以使症狀獲得明顯的改善與治療。

不過如果這種症狀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還是需藉由藥物協助。如果是因為心臟疾病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心悸,則需要找出疾病,好好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心悸時常被誤診,那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所引發的心悸。這一型別患者的心跳比正常人快,一分鐘約90至100下。

通常透過病患外觀或觸診,幾乎都看得出來有甲狀腺腫大的狀況,如果想要更詳細掌握病況,那麼透過抽血檢查,都會發現確實有甲狀腺素偏高的現象。

其實心悸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症狀,患者若發現自己有此類症狀時,不必緊張,只要尋求醫生專業的診斷與治療,大部分的症狀都能得到改善與緩解。

釋出於 2022-02-0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