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氣虛有什麼症狀
1、陽虛
陽虛體質的人陽熱不足、新陳代謝低,最主要的症狀為怕冷,常表現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症狀。
2、氣虛
氣虛體質的人為元氣不足引起,主要症狀有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
如患者既有陽虛又有氣虛的話,則兩種體質的症狀都會出現,如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氣虛陽虛先補哪個
根據身體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
1、如果患者陽虛不是特別嚴重的話,一般會先補氣,因為氣虛久了不補氣的話,就會損傷陽氣,導致陽虛補陽起不到相應療效,可以透過服用些中成藥或者是中藥來進行治療,常見的補氣藥物有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等。
2、如果患者陽虛較為嚴重,最好是氣陽雙補、溫養氣血,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附子、黃芪等中藥補陽益氣,注意正常的作息及適度戶外運動,避免氣虛病況加重。
氣虛陽虛怎麼調理
氣虛陽虛主要從飲食調理、生活運動、中藥調理、穴位刺激等方面入手治療,如:
1、飲食調理
氣虛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比如山藥、木耳、香菇、小米、大米、蝦肉、牛肉等,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否則可能會加重氣虛和陽虛的症狀。
2、生活運動
生活上首先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晚上不要熬夜,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提高新陳代謝,補陽加強體質,運動上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專案,每次保持30分鐘以上為宜,如跳操、舞蹈、慢跑、球類專案等。
3、中藥調理
可就診專業的中醫師,根據自身病症情況,服用一些補陽、補氣類的藥物進行治療,不過中藥需對症下藥,不同的人,其陽虛和氣虛病症各不相同,如脾氣虛的人需健脾益氣,服用黨參、茯苓、白朮、甘草、法半夏、陳皮等中藥調理;而肺氣虛的人則要補益肺氣,服用黨參、茯苓、白朮、甘草、黃芪、防風等中藥調理。
4、穴位刺激
如艾灸穴位治療,用關元、神闕、腎俞,中腕,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昇陽保健,長期堅持可改善體質。
陽虛自汗和氣虛自汗區別
陽虛自汗和氣虛自汗主要在病因、症狀和治療上有所區別,如:
1、病因不同
陽虛自汗常因父母體質陽虛,或在胎兒期受寒,也可能是長期穿衣較少、食用寒涼食物,或在陰寒環境中工作,導致陽氣虛弱。此外,縱慾過度,元陽消耗過多有可能導致陽虛自汗。
而氣虛自汗往往是因為後天不足,如脾虛運化無力,氣血生化無源,或過度勞累導致精氣消耗過度,或長期過度用嗓致肺氣虛等,氣虛不能固攝腠理開合,遂出現自汗現象,要注意長時間氣虛可進一步導致陽虛。
2、症狀不同
陽虛自汗,除了自汗的症狀,還會伴有陽虛的症狀,如出現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大便溏洩的症狀。
氣虛自汗,除了自汗症,患者往往還會出現疲乏無力、聲低懶言、不欲動等氣虛相關症狀。
簡單的說就是氣虛的患者不一定會怕冷,但是陽虛的患者則有明顯畏寒、怕冷的症狀。
3、治療方法不同
陽虛自汗的治療需要溫陽固表,而氣虛自汗的治療需要益氣固表,所用藥物是不同的;而且在日常調理上陽虛的人更要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寒冷食物,而氣虛的人群更要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