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的人容易得癌?這不禁讓許多女性和老年人大吃一驚!因為對他們來說,一到冬天老覺得手腳不暖和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可是否這樣就真的會被纏上呢?
如果身體其他部分並沒有感到不舒服,而只是覺得手腳冰涼,不必過於緊張。導致手腳冰涼的原因很多,人體的基礎代謝率較低、血液儲備能力降低、末梢迴圈不好、體溫調節不佳等都可能讓人感到手腳冰涼,這些在老年人身上並不少見。女性則可能是由於支配末梢血管的神經比男性更為敏感,當週圍環境溫度下降時,手腳血管便會迅速收縮,於是區域性的溫度隨之下降,自然感覺手腳冰冷。另外,女性血壓通常低於男性,遭遇寒冷或壓力時,血液會更多地流向心臟等主要臟器,手腳等遠處則可能被冷落,以致會覺得很冷。這和癌症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如果常年手腳冰涼,平時還老覺得疲勞怕冷、打不起精神、唇色較淡、性慾減退,男性經常,女性白帶清稀,則需要提高警惕。這類人屬於寒性體質,也就是陽虛體質。腫瘤的發生和人體的正氣密切相關,長期脾胃虛弱、正氣不足的人更容易被“邪氣”侵犯,有可能發生癌變。正所謂“脾胃虛弱,多有積聚”,因此,有上述困擾的人最好儘早去看醫生。特別是如果出現了咳血、黑便等癌症的早期訊號,更應及時就醫。
有些偏離正常的體質就好比腫瘤的溫床,時間越久,“培植”腫瘤的風險就越高。陽虛體質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些山藥、枸杞、桑葚、核桃等補益食品,適量運動可以鼓舞陽氣,避免熬夜。此外還要注意,不良的情緒是腫瘤的“催化劑”,保持樂觀、寬容、豁達的心態也非常重要。
原因之一:迴圈障礙
1.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2.:迴圈血量不足或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3.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迴圈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末梢迴圈不良”。
原因之二: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肝脈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腎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原因之三:月經和生育引起的激素變化
在有手腳發涼症狀的人群中,女性佔絕大多數。這是激素變化透過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引發寒症。
雷諾現象:多見於中、青年女性典型表現為雙手指(足趾)末端在受涼後出現發白、發涼,然後變紫、變紅,最後又可恢復正常。其原因是手指(足趾)末端小動脈痙攣。當它屬於原發病時,稱“”;若為繼發,則稱“雷諾現象”。引起雷諾現象的疾病有、皮肌炎、狼瘡、閉塞性脈管炎、。
多發性:多發生於青年女性。常常累及多處大、中動脈,例如主動脈、腹主動脈、頭臂動脈、上下肢動脈。若發生於下肢,則出現下肢發涼。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醫稱為“脫疽”,多發生於中年男性。早期表現為小腿和足部皮膚髮涼,皮色蒼白或青紫,行走時疼痛,酸脹,稍事休息後可以緩解。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則會出現患肢面板乾燥、肌肉萎縮、疼痛加重,夜間尤為明顯。當有上述症狀發生時,應引起高度重視,並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手足寒症:除了上述病狀以外,一般情況下,人手腳發涼,可能是患上了“手足寒症”。出現手腳發涼症狀的人群中,女性佔絕大多數。這是因為月經和生育所引起的激素變化會對自主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影響,而這種自主神經系統的敏感會導致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引發寒症。40歲以上雌激素不足的更年期女性、生育後的產婦或患有心臟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失調、貧血、、骨盆炎的患者普遍存在手腳發涼的症狀。
心理問題:精神壓力過大、心理過分敏感、平時過度操心、時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發人群。這種情況下,應該首先讓內心平靜下來,而後接受藥物治療。手腳發涼的人應該改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以加強血液迴圈。多補充維生素B1和B12,食用富含鐵和維生素F的牛骨湯、牛肝、豆類、牛奶等食物也有助於改善症狀。 治療手腳冰涼,主要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淤、改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以下4個穴位,往往能有較好地療效。
揉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湧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揉搓此穴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減輕。
揉搓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隻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隻手,交替進行
按揉氣衝穴:氣衝穴位於大腿根裡側,此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按揉、拍打腎俞穴:腎俞穴位於兩邊腰眼,輕輕用力,兩邊各拍打100餘次。
另外,食療對於改善陽氣虛弱的狀況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療效頗佳。冬季手腳冰涼,還可適當吃些羊肉、狗肉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禦寒去溼,同時也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
瑜伽練習對改善畏寒體質有著很好的功效。緩慢的體式練習,配合均勻緩慢的呼吸,把思想集中到我們的身體上,從而平靜交感神經系統,減少肢體末梢血管周圍神經的過度緊張,改善肢體末梢的血液迴圈,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
暖身式
溫暖脊椎、椎間盤,增大氧氣吸入量,補養腹部器官。
1.挺身直立,兩腳慢慢開啟與肩膀同寬,吸氣,雙手合掌舉過頭頂,頭儘量向後仰望。
2.吸氣,雙手落下至腿上,向下彎腰,雙膝伸直,手往下滑至腳踝。
3.頭自然下垂,貼於兩腿之間,保持一定時間。
4.慢慢抬起上身,雙手由腳踝處向上滑動至胯部,頭部向後仰至最大限度。
5.回覆基本站姿,連續做動作直到身體發熱。
雲雀式
促進血液迴圈,消除四肢冰冷。
1.跪在地上,上身挺直,雙手自然下垂。
2.左腿往後伸展,腳揹著地,吸氣,兩臂平伸,與地面平行。
3.呼氣,身體向後伸展,骨盆前推,頭部後仰。
4.保持此姿態,深呼吸5次。
5.還原至起始姿態,換腿,重複練習。
每天泡腳
泡腳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
發熱,這說明血液迴圈暢通後身體開始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效果會更好。
有氧運動
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科、打太極拳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穿棉襪
純棉襪子不僅柔軟舒適,還可吸收腳汗,讓雙腳整天都能保持乾爽舒適。
進補熱量食物
天氣冷,為增加熱量,改善手腳冰涼要有意進補。北方冬季寒冷,可補溫熱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才更加適合;而且要儘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