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會致癌嗎
產生過量亞硝酸鹽
其實,隔夜菜不利健康的說法與其含有的亞硝酸鹽有關。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人類環境中廣泛存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土壤中和肥料中的氮,在土壤中硝酸鹽生成菌的作用下轉化為硝酸鹽。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可從土壤中吸收硝酸鹽,在植物體內酶的作用下將其還原為氨,並進一步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酸反應,生成氨基酸和蛋白質等;當光合作用不充分時,植物體內就可積聚較多的硝酸鹽。
不新鮮的蔬菜、存放過久和醃製後的蔬菜中的硝酸鹽,在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下可轉化為有毒性的亞硝酸鹽,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即使再次加熱,也很難去除;唾液和胃裡的細菌也可以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胃部可與胺產生作用,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已經被明確,是一種致癌物。
隔夜蔬菜存放已久,故這些有害物會大增,當然不利於健康。其實從食品科學的角度來說,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與隔夜不隔夜沒有關係,而是與蔬菜烹調後存放的時間長短有關係。
長時間放置,營養價值下降
蔬菜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在空氣中氧化,或隨烹調過程或湯汁流失。因此,隔夜蔬菜或存放時間過久的蔬菜,維生素丟失更多,營養價值也隨之下降;有報道顯示,馬鈴薯、甘藍、黃瓜和青椒炒後放置5小時,其中的維生素C儲存率分別只有原先的10.9%、47%、22.9%、53.6%。
另外,亞硝酸鹽如果大量進入人體的話,可能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血液失去攜帶氧的能力,從而出現缺氧中毒症狀。不過,正常攝入量的情況下,新鮮蔬菜中這些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只是微乎其微的,離危害人體的劑量還有相當的差距。
如何避免
蔬菜對健康有積極的作用,我們不可能因為其“可能”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就不吃。對人們來說,瞭解蔬菜在儲存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採取積極的措施,減少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並學會儲存蔬菜,是飲食健康的重要問題。
1、飯菜最好現做現吃。做熟的飯菜,放置時間較長,或隔夜後再吃,口感和營養價值均會下降,甚至有可能汙染變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2、儘量少吃或不吃隔夜的剩菜。儘可能吃最新鮮的蔬菜。最好當天買菜當天吃,減少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的儲存時間。烹調後的蔬菜,最好不要在室溫下久存,儘量當餐吃完。餐後如果有剩下的蔬菜,應當立刻放進冰箱中。
3、需要儲存的蔬菜,洗淨包好可以減少攜帶的細菌。沒吃完的蔬菜可以封好儲存在冰箱中。隔夜湯可以喝,但存放應有講究。湯裡不要放鹽類調味料,湯煮好後可用乾淨的勺子舀出當天要喝的量,餘下的用瓦鍋存放於冰箱中。
4、在正常飲食中,蔬菜是硝酸鹽最主要的來源。不同的蔬菜之間、同種蔬菜的不同產地、不同季節之間,硝酸鹽的含量也會大大不同。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綠葉蔬菜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莖類、瓜果類、茄果類、豆類和食用菌類。所以,葉菜最不宜存放於室溫下,應當儘可能地一次吃完。果實類蔬菜,如番茄、冬瓜、黃瓜、馬鈴薯、胡蘿蔔之類蔬菜則可以在冰箱中暫時存放,食用前再次加熱即可。自帶午餐的上班族,儘量少做莖葉類蔬菜,多做瓜類蔬菜。
如果有條件,可準備一些新鮮的綠葉蔬菜,待中午做蔬菜色拉,或者在微波爐內適當加工。
5、從蔬菜中攝入硝酸鹽的同時,攝入其他生物活性物質,比如大蒜、茶葉,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許有助於抑制亞硝胺的生成。如涼拌蔬菜時加入蒜泥;醃製蔬菜時,放入蔥、姜、蒜、辣椒汁等,都有利於降低亞硝酸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