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麵粉
做饅頭都知道要用麵粉,但麵粉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如在超市裡面看到麵粉品種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這三種不同的麵粉,分別對應做不同的美食,而蒸饅頭所需要的麵粉一定要用中筋麵粉,因為帶有一定的筋力才能蒸出鬆軟好吃的饅頭,如果選擇高筋麵粉就很難蒸出鬆軟的饅頭。
把握面和水的比例
一般做饅頭的話一斤麵粉需要半斤水來和麵,水的多少可能根據使用麵粉吸收水的情況來控制,只要和出來的麵糰軟硬適中就可以,千萬不要麵糰過硬或過稀,都可能影響到饅頭最終的發酵效果,另外如果是在夏天做饅頭的話用冷水和麵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秋冬季節需要用溫水,水溫控制在大約30度就最適宜發麵。
掌握酵母的比例
酵母是發酵麵糰,使饅頭蒸出來鬆軟好吃的膨鬆劑,其用量多少也是有規定的,一般一斤麵粉裡面加入大約5g酵母粉就可以了,最多加入10g酵母粉,如果加入的酵母粉太多了蒸出來的饅頭就會發酸了,而少了則不會變得鬆軟。
另外如果大家想要麵糰快一點的發酵可以在和麵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白糖,這樣不僅蒸饅頭的速度更快,而且饅頭的味道也會更加香甜好吃。
找準合適的發酵溫度
用酵母發麵,最適宜發酵的溫度是25-28℃,在低於水的冰點或者高於47℃的溫度下,酵母細胞一般不能生長,因此將麵糰放在溫度20-30℃的環境中發酵是最合適的,一般溫度適宜的話,可以直接放在室溫密封發酵,但若是在冬天溫度低的時候,建議將麵糰上面蓋上一層保鮮膜,將裝有面團的盆放到太陽直射的地方讓太陽直射,這樣麵糰發酵的速度就更快了,當然冬天家裡面有暖氣的朋友,也可以將面盆放到暖氣的上面或者直接放到地上發酵,這樣速度也很快。
二次發酵要做好
發酵過度會讓麵糰失去大部分支撐力,在受熱膨脹之後難以保持穩定,最後就洩氣塌陷了;而沒發好的麵糰受熱就變成了好像死麵餅子似得狀態,因此做饅頭髮面要做好二次發酵過程。
第一次發酵
時間大約是40分鐘-1小時,發酵程度到2倍大,可以用手指蘸上面粉在麵糰上戳個洞,如果手指拿開之後,這個孔洞回彈了,就說明發酵的還不夠,如果這個孔洞不僅沒回彈,周圍還跟著場陷下去了,那就說明是發酵過度了,只有孔洞不回彈不塌陷的時候是剛剛好的。
第二次發酵
二次發酵大約十分鐘,這個過程可以讓饅頭更鬆軟、而且結構相對的更穩定、細膩,降低饅頭塌陷縮小情況的發生。而且這麼做可以讓麵糰的延展性得到更好的釋放,只要時間得當麵筋也不會被過度的溶解、扯斷,所以蒸出來的饅頭就更好吃。
加入適量泡打粉
雖然饅頭用酵母也能發酵好,但泡打粉屬於快速發酵劑,而且發酵不受溫度、溼度等環境影響更為穩定,而且泡打粉的化學反應在蒸汽下可以進行快速更徹底的發酵,外面賣的白胖鬆軟饅頭基本都會放發酵粉,這也是做饅頭的技巧之一。
蒸饅頭一般蒸多少分鐘
大小中等的饅頭大約蒸15分鐘左右。
如果是小一些的饅頭,一般蒸15分鐘就可以,要是大一些的饅頭最多也不超過30分鐘,通常蒸好的饅頭還要繼續虛蒸兩到五分鐘,這也是根據饅頭的大小來定,可以防止饅頭在蒸熟後回塌。
家庭做饅頭簡單做法
材料:麵粉500克、溫水(25-35攝氏度)250毫升、酵母粉2-3克。
做法
1、用125毫升溫水將酵母粉化開。
2、將麵粉倒入面盆,中間挖個坑,將酵母水倒入面中,然後將剩餘的125毫升水也倒進去。如果麵糰硬,可以再加點水。
3、揉成均勻光滑的麵糰。
4、麵糰蓋好發酵。檢驗麵糰是否發酵好有兩個標準:一是體積變大一倍左右。二是扒開面團中間能看到裡面已經成為了蜂窩狀。
5、在面板上撒些乾麵粉,手上也沾些乾麵粉,然後把麵糰放到面板上,用力反覆揉壓。
6、用刀切開面團,看不到明顯蜂窩狀,就說明麵糰揉好了。
7、麵糰揉好以後,擀成長條,用刀切成相同大小面塊。
8、切完之後,快速把麵糰分開,防止粘連。
9、饅頭在常溫下放一會,使麵糰鬆弛。期間找東西蓋好饅頭防止表皮發硬。一般室溫下靜置15-20分鐘就可以了。蒸鍋燒水,蒸屜上用刷子刷上一層油,或將籠布打溼放在上面。
10、把饅頭放到蒸屜上,每個饅頭之間要留出半個饅頭的距離。鍋中加溫水或涼水,先小火蒸5分鐘,開最大火力蒸。
11、開鍋後蒸約15-25分鐘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