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輕重程度
子宮肌瘤是子宮內肌肉不正常增生造成,至今並未有特定的生成原因,當女性月經來潮後,月經期間的荷爾蒙分泌以及血液供應豐富等原因都會刺激子宮內的細胞引起變化。
根據統計,40歲的女性有八成都有過子宮肌瘤,由於子宮肌瘤需要荷爾蒙一段時間刺激才會出現,所以較少出現在20歲以前的少女,較常出現於20多歲後子宮發展成熟、生育年齡開始的女性。
子宮肌瘤的嚴重程度要依照其生長的位置、腫瘤大小以及良性惡性(多數都是良性)來判斷。通常長在子宮表面的稱為「漿膜下肌瘤」,長在子宮中間位置的稱為「肌層內肌瘤」,這兩類肌瘤多為良性;
長在子宮最裡端的稱為「粘膜下肌瘤」,這個位置的肌瘤受到荷爾蒙的刺激最強,有可能出現惡性的肌瘤;
有些停經女性因補充過多的荷爾蒙,若是剛好又有粘膜下肌瘤,肌瘤受到雌激素刺激可能會讓細胞產生快速變化。
通常肌瘤在5公分以下、沒有引起症狀不一定要處理,但若肌瘤大於5公分引起症狀、肌瘤顆數很多、肌瘤的位置會影響受孕以及胎兒著床、生長。
或是肌瘤在半年內快速成長,成長至原先的2倍大(這就有可能是惡性肌瘤,惡性肌瘤一開始生成就屬惡性,會迅速長大,由良轉惡極為罕見),這些狀況就需要做處理。
子宮肌瘤可能引起的症狀
由於子宮肌瘤的生成與荷爾蒙分泌息息相關,所以在更年期停經前的女性都有可能會發生,隨著停經之後荷爾蒙不再分泌刺激子宮肌瘤就有可能逐漸變小、萎縮。
女性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子宮肌瘤,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超音波可以看到1公分以上的肌瘤。
但若肌瘤小於1公分就無法用超音波檢測出,如果是0.5公分以下的肌瘤就必須用陰道超音波才能看到。
如果發現5公分以下的肌瘤,沒有出現症狀,這時只要持續追蹤檢查即可,有的人多年之後依然保持一樣的大小,亦無相關症狀並不需要處理。
但若有症狀,就要依照情況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子宮肌瘤可能引起的症狀包括:月經不正常,也就是跟過往比較,月經流血的時間變長、量變多、有血塊、經痛,兩次經期中間又出現月經;
容易頭暈、頻尿(肌瘤壓迫到泌尿系統)、便秘(肌瘤壓迫到腸子)、腹痛,這些症狀都可能與子宮肌瘤有關。
而生長在不同位置以及不同大小的肌瘤會引起不同的症狀,以頻尿為例子,如果此問題在泌尿科檢查不出有發炎症狀,就有可能是子宮肌瘤的問題。有了以上這些的症狀之一,可以到婦產科做腹部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檢查。
子宮肌瘤會隨著懷孕逐漸變大嗎
這要看孕期前肌瘤的大小而定,如果懷孕前肌瘤超過5公分,懷孕時期因為荷爾蒙的急遽上升、子宮血液的供應量更豐富,有20%的機率會隨著懷孕變大。
5公分以下的肌瘤多數會維持一樣的大小,較不會隨著孕期變大,有的狀況是肌瘤長在子宮另一邊,離血液供應主要處胎盤較遠,有的肌瘤也會因此而變小。
在孕期中,因為子宮血流更加豐富,子宮必須保有完整性以利胎兒發育成長,所以針對孕期的子宮肌瘤通常都不會做侵入性治療,因為切割子宮摘除肌瘤不但會有傷口。
且傷口癒合的過程會出現發炎反應導致子宮收縮,這會造成流產或早產;所以孕婦若因子宮肌瘤在孕期造成下腹壓迫感、疼痛等症狀時,可以多休息、姿勢調整來改善症狀。
子宮肌瘤可以在生產時順便清除嗎
答案是否定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懷孕時的子宮血流豐富,原本剖腹產就是一個大傷口會造成不少的出血量,再加上切除子宮肌瘤的傷口和出血量,有可能會造成大出血的危險情況。
但有極少數長在子宮表面較淺處的肌瘤是可以趁著剖腹產同時摘除,或是將兩側子宮動脈以絲線綁住大幅減少肌瘤的血液供應,讓肌瘤慢慢自行萎縮變小。
自然產的孕婦若要動切除肌瘤手術建議在產後三個月至半年待子宮復原後,先觀察肌瘤的大小再決定是否要動刀,剖腹產的孕婦若要動肌瘤手術建議在生產完半年後較佳。
子宮肌瘤對懷孕的影響
1.懷孕前處理子宮肌瘤懷孕時子宮有破裂危險
子宮肌瘤有可能造成孕期的一些併發症,懷孕前已知有子宮肌瘤要處理嗎?
這得依照個別狀況來判斷,因為一般傳統的治療方式以開刀摘除肌瘤為主,這時會在子宮留下縫合傷口。
當子宮有傷口,懷孕後期子宮壓力變大時有可能破裂造成危險,而且因為子宮有傷口只能選擇剖腹產方式生產以免自然產過度用力造成子宮傷口破裂。
當然,除了傳統手術外還有其他處理肌瘤的方式(下一段會提到),如果懷孕前肌瘤適合用其他方式處理,不在子宮留下傷口就不會影響懷孕。
建議應根據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所造成的影響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或外科治療,因為一旦懷孕後肌瘤所造成的不適及併發症大多隻能觀察及保守治療,必須等到生產完後一段時間才能進行必要的處置。
採用傳統手術方式處理肌瘤者,建議等半年以上、傷口復原完成後再受孕,否則子宮傷口未復原完成就受孕,有可能發生流產甚至子宮外孕。
2.長在子宮頸下半段的肌瘤可能造成流產、早產
長在子宮頸下半段、子宮最底部的肌瘤會影響胎兒著床的穩定性,因此有可能發生流產或是早產的情況,嚴重的還有胎盤剝離的危險。
另外,在孕期中快速長大的肌瘤,會讓子宮承受太大壓力,當子宮承受不住壓力可能造成子宮提早收縮造成早產。這些狀況都需在孕期中密切追蹤觀察。
3.肌瘤壓迫到胎兒
有的肌瘤會隨著孕期長大,到了懷孕後期肌瘤大到壓迫到胎兒,這會影響胎位不正有可能需要剖腹產。
此外,也有0.3%~2%的胎兒會發生斜頸,每十萬人有1~2.5人(即0.001~0.0025%)會發生尾椎神經退化症。
4.長在子宮頸的肌瘤阻礙生產
如果長在子宮頸的肌瘤在懷孕後期變大阻礙產道出口,就無法採用自然產必須剖腹產。
7大常見治療方式
1.傳統手術方式
傳統的肌瘤手術必須切開子宮將子宮內的肌瘤清除,但切除肌瘤後,其他部位仍有再生的可能性,並非切除後就必然一勞永逸,需視年齡而定「復發」之風險。
2.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
如果肌瘤數量小於三顆、且每顆小於5公分,也可利用腹腔鏡來將肌瘤切除,但如果肌瘤過大就不適合用這種手術。
藉由腹腔鏡的輔助,執行子宮肌瘤切除,可以減小傷口,且術後恢復比較快,降低傷口的感染率,縮短住院時間;
雖然傳統開腹手術較不易粘黏,但重建的肌層再縫合常不及傳統剖腹的肌瘤摘除手術時那樣精密,有較高風險導致日後懷孕後期的子宮破裂。
3.子宮鏡肌瘤切除術
如果肌瘤生長的位置在子宮內腔,可以採用子宮鏡肌瘤切除術。子宮鏡是經由陰道進入,肚子沒有傷口,需要麻醉,大多不需要住院。
但仍是侵入性的手術,會對子宮內膜(將來胚胎著床的位置)破壞,可能對未來懷孕存在一些風險。
4.子宮肌瘤栓塞療法
子宮肌瘤栓塞療法是一種非開刀的治療方法,放射專科醫師由兩側鼠蹊部位的股動脈介入一條針狀粗細的微導管到子宮動脈,注入栓塞劑直到血流停滯就可以了,手術時間短且住院天數少。
5.磁振導航超音波
治療方法是由磁振造影MRI觀看影像,精準地針對子宮肌瘤進行定位,同時監控高效能聚焦超音波治療溫度,再採用高效能聚焦超音波,將能量聚焦在病灶上使病變組織壞死,來達到治療目的。
需要短效鎮靜劑靜脈注射,治療時間約需三小時,治療後即可返家恢復日常生活。
6.藥物治療
至於藥物治療,主要是以促性腺素衍生物柳菩林進行治療,此藥以針劑的方式施打,一個月施打一次最多打半年。
此藥可抑制荷爾蒙分泌造成假停經狀態,可抑制子宮出血,也可使肌瘤變小。但有一些副作用包括:更年期的症狀如熱潮紅、骨質疏鬆症;藥物一停用,肌瘤可能會再長大。
為了避免上述的副作用,可在針劑治療同時給予黃體素或低劑量的雌激素合併黃體素,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及其他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另外,也可利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來治療肌瘤。惟停藥後肌瘤可能逐漸恢復大小,故停藥月經來潮的第二或第三次就得準備受孕了。
7.含藥避孕器
如果尚未有懷孕需求的肌瘤患者也可考慮使用含要避孕器,含藥避孕器可在子宮釋放黃體素,減少經血量、也可縮小子宮肌瘤,裝置後約可使用五年,但子宮內膜癌等惡性病患不適用。而從未懷孕者可能難以放置而不適用。
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選擇很多,但每一種治療都有它的優缺點,並不是患者想要採用哪一種治療都可以,需要依照個案狀況以及需求來做整體評估,有些較新式的治療只在某些特定醫院才有,患者應該仔細聽醫師的講解後再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