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阿斯巴甜致癌嗎

avatar 留雲琦巧
2.4萬 熱度 A+ A-
米國的一家NGO宣稱阿斯巴甜致癌,說有三項獨立研究的證據。這三項研究之所以說“獨立”,很可能是因為在科學界得不到認同。真相是阿斯巴甜的安

米國的一家NGO宣稱阿斯巴甜致癌,說有三項獨立研究的證據。這三項研究之所以說“獨立”,很可能是因為在科學界得不到認同。真相是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還挺不錯,歐盟去年專門釋出了再評估報告,有興趣的可以閱讀此文。

你可能聽說過一類食品新增劑,叫“甜味劑”,比如最常見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們的來歷,其實是一些不遵守實驗室操作規程的粗枝大葉的理科男無意中發現或發明了它們:1879年一個俄國化學家在實驗室倒騰完瓶瓶罐罐,沒洗手就回家吃飯,結果發現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發現;1965年一個叫施萊特的化學家在合成藥物的時候無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劑“阿斯巴甜”問世。

甜味劑的誕生對於食品工業來說是個天大的好訊息,因為它們的甜度數百倍於蔗糖,能大大降低成本。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這也是一個好訊息,因為它們提供的熱量遠低於蔗糖,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既可以滿足你對甜食的渴望,又可以避免因能量攝入過多導致的肥胖、等慢性疾病。

但是相比那些什麼都敢舔的“發明家”,普通人顯得謹小慎微,因為大家對“化學合成”的物質總是充滿了敬畏、懷疑甚至牴觸。所以各國的監管者和研究者都在不斷的檢驗它們的安全性,確保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當然,科學存在不確定性,科學也在不斷髮展,隨著研究證據的積累,科學界對安全性的詮釋也會與時俱進,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諸多“化學合成”物質都曾在安全和不安全之間多次翻轉。

爭論其實並不是壞事,自從1976年美國FDA批准阿斯巴甜,圍繞它的各種流言、陰謀論、利益綁架疑雲甚至漫長的法律訴訟從來沒有間斷過。這通折騰也許是值得的,後來美國FDA把阿斯巴甜描述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新增劑之一”,其安全性“毋庸置疑”。美國疾控中心也證實,“沒有流行病學證據可以驗證阿斯巴甜能引起重大傷害或嚴重風險”。美國FDA為它制定了每公斤體重50毫克的安全攝入量。

當然,作為阿斯巴甜的主要生產者和推動者,美國擁有很多與之相關的專利,所以始終有人懷疑這裡面有利益綁架的嫌疑。但世界各國的權威機構幾乎都認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新增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兩次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在動物身上做實驗證明,每公斤體重4000毫克也未出現不良反應(NOAEL),考慮到各種不確定因素,設定100倍保險係數,最後確立每公斤體重40毫克為安全攝入水平(ADI)。有100多個國家依此批准它作為食品新增劑使用,包括歷來以保守、苛刻著稱的歐洲。

最近歐盟食品安全域性(EFSA)又一次為阿斯巴甜出具了“安全證明”,之所以說“又”,因為他們在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給出結論“阿斯巴甜是安全的”。EFSA對現有證據重新進行了梳理和細緻研究,最終再次認定,對於普通人群而言,每公斤體重40毫克的攝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這相當於一個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吃2.4克,吃一輩子也沒事。

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所以2.4克差不多可以提供1斤白糖的甜度。相對而言,每天2.4克阿斯巴甜或1斤白糖,你會選擇哪一個呢?以某品牌的無糖飲料為例,355mL罐裝飲料約含有阿斯巴甜180毫克,每天要喝13罐才達到2.4克,如果換成13罐含糖飲料呢?對於這樣的“吃貨”,我真的覺得甜味劑是最後的救命稻草了。

對於網路上傳說阿斯巴甜的各種“健康危害”,EFSA的評估結果都予以了否認。他們綜合大量研究結果認為,阿斯巴甜不會損傷大腦和神經組織,也不會影響人的行為和認知功能,包括兒童。對於孕婦來說,在當前的安全攝入量下,阿斯巴甜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有苯丙酮酸尿症的孕婦除外)。基於動物和人體的充分研究證據,EFSA也排除了阿斯巴甜的致癌可能,這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料是吻合的,我沒有在致癌物列表中看到它的身影。

對於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擔憂還來自於它的代謝物,它在體內會降解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甲醇不是有毒的嗎?實際上,水果、蔬菜中也會天然含有少量甲醇,比如果汁生產中,果膠水解會生成甲醇,新鮮果汁甲醇含量可以達到每升一百多毫克,釀製的果酒中甲醇可以達到每升數百毫克甚至更多,而一升無糖飲料中的阿斯巴甜最多生成幾十毫克甲醇。所以EFSA的總體結論是,阿斯巴甜的降解產物和我們每天正常吃進去的同類物質相比是“毛毛雨”。當然EFSA也指出,“苯丙酮酸尿症”患者應當避免攝入阿斯巴甜,因為苯丙氨酸的緣故。

我知道還會有人心存疑慮,明明有“科學證據”證明阿斯巴甜有害健康,為什麼你故意視而不見?就和法國人做的“轉基因玉米導致大鼠腫瘤”一樣,個別研究的“驚人”結論往往出自不符合科學規範的實驗設計、統計方法等,而攪動輿論的恰恰是它們。相對於個別研究,我更信任經過嚴格篩選的科學證據集合,比如上述的EFSA評估結果以及之前JECFA的評估。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經歷了多年的爭論,這次歐盟的評估結論或許能讓爭論暫時告一段落,但圍繞“人造”、“化學合成”物質的安全性爭論不會走遠,人們對“安全”的渴望也會促使科學界不斷的深入研究,去探索人類健康的奧秘。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是不擔心它的安全性的,在超市選擇碳酸飲料的時候還會特意選擇使用甜味劑的品種。雖然我也知道平衡膳食、多運動才是王道,但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用甜味劑去平衡我的懶。

釋出於 2021-02-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