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防患中東呼吸綜合徵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avatar 雲來惜芹
2.3萬 熱度 A+ A-
(作者王立祥系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

(作者王立祥系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

當旺季來臨且家中有人患感冒時,避免傳染的最好辦法之一,是跟已患感冒的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這也是人飛沫傳播的安全距離。尤其是近日,對於防患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更有其現實意義。

一米的距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銀行取款要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交談,一米是最佳距離;火車和地鐵站臺上的安全線距離站臺邊緣,同樣也是一米……為了保證安全,生活中還真少不了這樣的一米距離。

保持一米安全距離 是架構防護空間的需要

在銀行、郵局、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櫃檯或視窗前,常常能看到一條醒目的“一米線”。這條線既保護了公民的隱私,又維持了公共秩序。巡邏的武警戰士在盤問、檢查可疑人員證件的時候,通常會保持在一米左右的距離,這既是為了防止危險分子因與戰士距離過近出現焦慮情緒而鋌而走險,又是為了保證戰士在對方突然行動的時候有迴旋和反應的餘地,這個距離,進可攻退可守,一個墊步可以到自己的攻擊範圍,一個撤步又可以避開對方的鋒芒。

正是這樣的一米距離,架構起一個安全的防護空間。

保持一米安全距離 是隔離傳染空間的需要

眾所周知,空氣飛沫傳播是傳染病經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

病原體由傳染源透過咳嗽、噴嚏、說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播散,使易感者吸入並感染。通常來說,在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排入環境的過程中,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飛沫則在空氣中短暫停留,侷限於傳染源周圍。所以,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便給飛沫傳播創造了機會,而距離傳染源1米以外則是相對安全的。此種傳播在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如車站、學校、臨時工棚、監獄等較易發生。對環境抵抗力較弱的病毒、雙球菌、桿菌等常經此方式傳播。

預防飛沫傳播疾病的方法有呼吸衛生、咳嗽禮儀、外科口罩、保持社交距離(>1米)等。國外研究報告顯示,與感冒者相距一米以上比相距一米以內,被傳染感冒病毒的機率降低九成。當感冒旺季來臨且家中有人患感冒時,避免傳染的最好辦法之一是跟已患感冒的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這也是人飛沫傳播的安全距離。

保持一米陽光安全距離 是維繫心理空間的需要

從心理學上講,人體周圍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人際交往只有在這個允許的空間限度內,才會顯得自然與安全。正如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座右銘:“保持一定的距離!”交際需要距離,或遠或近分寸有度,過之則不及。

刺蝟法則講的是: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扎得對方怎麼也睡不舒服。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了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度又不至於被扎傷。

而在人際交往與公共集會中,一米陽光安全距離正是我們尋找的合適距離。在這一距離,雙方都把手伸直,還可能相互觸及。由於這一距離有較大開放性,親密朋友、熟人可隨意進入這一區域,所以說這是人心理空間的安全距離。

釋出於 2021-02-1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