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與智力的關係如何影響社會人—— 以貌取人,有點道理?
這些年就業季,最令招聘人員頭疼的問題是什麼?不是海量簡歷,不是不知所云的自我介紹,而是那些被電腦軟體過度修飾的報名照!
有人感嘆,求職者的簡歷上已再難看到“原生態”的照片。其中,有求職者的虛榮心作祟,但更大程度是被社會文化所累,招聘方也難辭其咎。
一個有趣的問題隨之而來:到底從何時起,人們傾向於從外表來判斷他人的能力,甚至智力?這與此前流傳於中外的民諺,諸如“上帝對人是公平的,他多給你一分美貌,就會少給你一分智慧”正好相悖。
實際上,外表與智力間的關係,多年前就引起了科學界的興趣。這個謎語有兩層關係待解:
其一,外表與智力間的關係是什麼?
其二,普羅大眾是如何看待這對關係的?
誰說聰明人通常很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化心理學家禪洲金澤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齡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有一種聲音在學界越來越響:“聰明人通常很醜”的說法過時了。
過去近100年,關於美貌與智慧的問題,讓許多科研工作者趨之若鶩。起初,科學家試圖探究,是否真的可能透過一個人的相貌來判斷他的智商?
1918年,美國俄亥俄州的一位科研人員做了一項實驗,將十多張穿著同樣衣服的小孩的肖像照展示給一個由醫生和教師所組成的評判小組,小組成員需根據肖像照對孩子們的聰明程度做判斷與排序——從最聰慧到最愚笨。這種主觀判斷的結果將與客觀智力測驗的結果相比對。幾年後,一位德國匹茲堡的心理學家做了類似的實驗,採用百貨公司69名僱員的肖像照。此後,許多科學家做了與上述實驗相近的研究。
他們的結論幾乎一致:人們多少是可以依據相貌醜俊來判斷個體的智商高低的。但,科學家始終無法搞清,到底那些照片上傳達了什麼資訊?
俄亥俄州的那名科研人員說,他的一些研究物件“被賞心悅目的外表或笑容深深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笑容表示智慧,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笑容表示低能或有智力缺陷(換言之,每個人對笑容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而匹茲堡的研究者認為,或許智慧之謎並不隱藏在“雙眸的光澤中”。
當科研人員對此問題疑惑不解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有了另一項相關發現。1920年,桑代克提出“暈輪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當我們被要求去描述他人的多樣品質時,傾向於“將描述物件的某種特質不斷放大並影響到我們對整個人的看法”。隨後的研究證明,暈輪效應可以源自一張照片:如果一個人相貌英俊,我們很可能會推論他同時也更聰慧、更擅交際、更明白事故、通情達理。
如此一來,就有了三條相關的結論。首先,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人們會透過一個人的長相來判斷他人的智力;其次,我們在“以貌取人”時,往往認為長相的醜俊與智力的低高成正相關,換言之,總認為有才有貌,無才無貌;最後,人們的這種傾向還有點道理。
那麼,真的是美智為伴、醜愚為伍?
最新的一個研究成果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化心理學家禪洲金澤。他的研究資料取自英國全國兒童發展研究(包括生於1958年的1.7萬人)和美國的國家青少年健康縱向研究(包括生於1980年前後的2.1萬人),兩者都記錄在檔人員的長相和智力測驗分數。金澤發現,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齡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當他控制了家庭背景、民族、身高體型等因素後,這個關係依然成立。
金澤由此認為,暈輪效應並非如許多學院派推定的“認知錯覺”,更像是一種對世界的準確解讀。“靚麗的人會讓人覺得更聰明,是因為他們確實如此。”
並非所有的研究都得出與金澤相同的答案。新近的一項以1957年美國威斯康星州某高中的年鑑相簿為物件的研究發現,對男孩來說,相貌和智力毫無關聯;但對女孩來講,長相與智商確存在正相關性。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研究則注意到,所謂的正相關結論似乎只適用於相貌欠佳的人群,換言之,擁有靚麗外表的人可能十分蠢笨,但長相醜陋的人卻不太可能有多聰明。
不過,上述聲音都無法回答“詮釋者”網站2011年的一次票選結果。該網站每年由網友投票“年度問題”,該年度被提問最多的問題是,“為什麼智慧總與美貌無緣卻與醜陋常伴?”“如果暈輪理論真的成立,為何還會有那麼多的網民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何會給他們留有這樣的印象?”“在生活中,我們對那些長相欠佳但智慧超群的典型呆子再熟悉不過;另一方面,對那些電視上出現的漂亮臉蛋但腦袋空空的小姐與先生形象,又如何解釋?美智為伍麼?”
有人舉例說薩特,他身材矮小,戴著一副大框眼鏡,有嚴重。“我甚至不能判斷(我的臉)是美是醜,”在他早期的作品《噁心》中,他讓一個角色如此說道。“我想這是因為我很醜所以我才這樣說。”先賢蘇格拉底頭髮稀疏、大鼻孔、雙眼距寬,大肚翩翩;音樂家貝多芬不僅長得醜,身上還有異味;美國總統亞伯罕姆·林肯的臉在惠特曼的詩下變成了“如此醜陋的美麗”。
一種解釋認為,“醜陋的天才”之所以在中外歷史長河中給人留下“不勝列舉”的印象,是因為“反常”,所以印象深刻,但並非數量上的大多數。
支援這種理論的人將那群好萊塢的名校高材生作為典型:比如娜塔麗·波特曼,“主演《星球大戰》、《這個殺手不太冷》,以4.0的學分積點完成高中學業,在哈佛大學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在希伯來大學完成研究生學習,能流利地說希伯來語、法語”;辛迪·克勞馥,“超模,以4.0的學分積點高中畢業,獲得全額獎學金就讀西北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凱特·貝金賽爾,“主演《範海辛》、《珍珠港》,曾就讀於牛津大學,學習了三年的法國和俄羅斯文學。青少年時期,兩次因短篇小說和詩歌獲得全英文學大獎”;海蒂·拉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貌美如花的電影明星,也是擴頻通訊技術的聯合專利第一申請人,該理念後來被應用於Wifi無線網路”。
他們的事蹟被一再傳揚。“這不是一個關於恰巧漂亮的怪才的列表。”學界的一種聲音認為,“聰明人通常很醜”的說法已過時。
美智為伍,基因不斷最佳化結合的結果?
父親之所以在相貌遺傳方面貢獻大,可能是人類“自保”本能的一種體現,因為誰是母親毫無疑問,而誰是父親卻沒有這麼肯定,所以必須像父親,這樣對嬰兒有利,也可以鼓勵父親投入更多的愛。
若如金澤所言,長相美醜與智商高低間有正相關性,下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就是:為什麼?
目前,學界有許多種解釋。比如,一些遺傳因素既決定了美麗,又決定了聰慧。劍橋大學社會學一名博士給記者的回覆是:“社會同型交配”(social homogamy)。在學界,這是一種認可度較高的解釋,即聰慧的基因與美麗的基因的不斷結合。也就是說,智力較高的男士通常處於社會階層的上層,或曰“成功男士”,他們通常會娶美麗的女子,其後代剛好兼得智慧與美貌——這與蕭伯納那句刻薄的名言“愚人總會發現更愚的人來欽佩他”完全不同。
這種觀點,得到進化心理學領域的支援,而來自生物學界的聲音進一步剖析認為,母親對智力的貢獻大,父親對相貌的貢獻大。持此觀點者提出的理由是,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此外,女性有2個X染色體(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男性只有1個(來自母親),所以媽媽的智力在男孩遺傳中就佔有了更重要的位置。父親之所以在相貌遺傳貢獻大,美國心理學家克里斯坦菲德解釋說,這可能是人類“自保”本能的一種體現,因為誰是母親毫無疑問,而誰是父親卻沒有這麼肯定,所以必須像父親,這樣對嬰兒有利,也可以鼓勵父親投入更多的愛。
“男生的染色體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都來自母親的遺傳;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母各有一半影響。又因為女生的智商受父母同時影響,所以會出現中和效應,女生智商的分佈會呈現自然分佈,即中間最多,兩極較少。男生只受一方影響,智商分佈會偏向在兩端。也就是說男生天才比較多,蠢才裡也是男生特別多……”請注意,學界對此說法依然有較大爭議,但這似乎並不妨礙民間對這類“優質寶寶生育經驗”的傳播熱情。
“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民間的說法並不靠譜。但目前確實有觀點認為母親對遺傳因素的影響更大些——基因在完成遺傳資訊轉錄編碼的過程中,有9個多月處於母體中。但母體環境如何影響或改變這個遺傳過程,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盧大儒教授告訴記者。
實際上,相關研究正是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表觀遺傳學。簡單說,遺傳過程中DNA轉錄為RNA,RNA翻譯蛋白質,蛋白質被一個個編碼,這個過程最終造就了攜帶父母遺傳因子,同時具有個體差異的人。起初,具有編碼功能的基因受到學界追捧。科學家認為這是遺傳之謎的“源泉”。但隨著研究深入,科研人員發現,那些不具有編碼功能的“非編碼基因”也對遺傳過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無法編碼,但可能會去修飾,結果,結局都變了。
“媽媽傳給小孩的基因沒有變,但是DNA在遺傳過程中被修飾過了,說得形象些,它可能穿了衣服、塗了指甲,結果功能就改變了,這是對錶觀遺傳學的一種比較通俗的解釋。在母體中,母親子宮為胎兒發育所創造的環境會如何作用於修飾過程?尚無定論。”一名生物學博士如此解釋。
還有一種謹慎的觀點認為,孩子是同時從父母那裡繼承各種身體要素的遺傳因子,因此從媽媽或爸爸那裡所獲得的遺傳因子的影響力是相同的。所謂的“美智為伍”,社會學意義相比生物學或許更大,即孩子接觸到的外部環境會對相貌和智力發育產生影響。比如,漂亮小孩通常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周圍人更多的關注,接受更用心的教育,才智也就得到了更好的開發和培養。
“但如同人們對星座、血型的研究,這裡還有很多偶然因素!”遺傳學家們一再強調。
整形文化興起,“以貌取人”的後遺症
有統計發現,漂亮僱員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入,大多也能為企業創造高出平均水平的利潤。臉部專家甚至建議僱主,如果應聘者各方面條件都不相上下,最好僱用漂亮的那個。
漂亮與智商能不能劃上等號?墨西哥大學學者測驗發現,身體對稱程度和智力有相關性,結果顯示長相不好的那些人似乎也較笨。臉部專家甚至建議僱主,如果應聘者各方面條件都不相上下,最好僱用漂亮的那個。
由於相貌欠佳,前程也將佈滿荊棘?一項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相貌醜陋者比相貌一般者收入要低,而長相漂亮的比相貌一般者收入要高。
“一些研究可能會讓有些人感覺不舒適,或者憤憤不平。有統計發現,漂亮僱員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入,大多也能為企業創造高出平均水平的利潤。”一名多年執掌500強企業人事業務的管理者告訴記者,在僱主眼裡,相貌向其他人傳遞著關於健康、基因甚至智力等重要資訊。“這和人們選擇姻緣時的決定類似,人們總願意選擇漂亮的人。”
有人說,受此社會文化影響,相貌欠佳者會更努力地學習和工作,而這解釋了此前“聰明人通常很醜”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人們有了另一個選擇,那就是美容整形。
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的化妝品銷售額已達2800億美元。近年來,無論男女,跑到醫院整容的不計其數,從明星到名人,從企業僱員到在校學生,整容人群的平均年齡在不斷下滑。
“成人文化的影響正波及低齡群體,這需要引起警惕。”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張麒分析,“以貌取人”從心理學上可以得到解釋。人們多對“美”的東西心生親近,比如小孩天生都長得比較可愛,這是因為他們比較柔弱,需要可愛的外表來博取外界的憐愛,讓自己更具有保護性,這被視為自然界賦予人的本能。不過,這種心理上對“美”的親近感蔓延到社會上,發展為一些病態的理解,會有令人擔心的後遺症。
比如,臨床上出現的一群“整形專業戶”,他們不斷整形,而生活並沒有如“美智為伍”的神話那樣有所向好,因外表而收穫的關注其實很有限。“人的自信不完全來源於外表,而有些人的整形是不接納自我的表現,結果不斷整形,心理學上稱為體相障礙。”張麒解釋。
有人說,學界對美、醜、智、愚的認識似乎並不比地球人對火星的瞭解多多少,但這組關係已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判斷、甚至價值觀,低齡化整形潮僅是典型的群體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