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會致癌、鹼性食物能抗癌、環境汙染會讓體質轉酸、患者血液都呈酸性……近年來,酸鹼體質的概念不斷被神化。家住福建省福州市的卓斌瑤老人,天天 琢磨著按“專家”說法調節酸鹼平衡,嚴格執行鹼性食物搭配法,還誤以為多吃鹹菜就可以形成鹼性體質,結果每天三餐必吃鹹菜,家人怎麼勸他都不聽。南京軍區 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指出,網上流行的酸性體質理論,大多是編造的,僅為推銷一些所謂能排酸的保健品。
酸性體質“猛於虎”系謠傳
歐陽學農說,人體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鹼度。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酸鹼失衡不容易發生,並不存在所謂的酸性體質。健康人的血液pH值是7.4左右,是弱鹼性。如果身體酸性或鹼性短暫增強,呼吸系統將會在幾分鐘之內就有反應,會加速或減緩排出二氧化碳(酸性),從而在幾分鐘之內就把pH值調整到正常狀態。而排洩系統和血液系統也會透過強大的平衡調節pH值。所以不存在酸性體質致病這種說法。
另 外,並不是所謂酸性體質誘發了腫瘤,而是腫瘤的生長會導致實體瘤周邊的微環境變酸。因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快,而腫瘤組織中血管的供應往往跟不上腫瘤 細胞快速擴增的腳步,導致供氧和養料不足。因此,腫瘤細胞在缺氧又缺養料的情況下,新陳代謝也發生了改變,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使得腫瘤組織 周邊的組織液 pH值較低。
鹼性食物能抗癌屬偷換概念
人體的酸鹼度和食物的酸鹼性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人體的酸鹼度是靠肺、腎、血液來調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改變人體的酸鹼度。歐陽學農強調,長期、大量、單一地攝入某種固定食物,只會加重身體的負荷,最終影響酸鹼代謝平衡。
鹼性食物能抗癌的說法實為偷換概念。當食物從胃進入腸道,被鹼性的腸液中和時,又變成了鹼性食物。所以,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來是酸性還是鹼性,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先變成酸性食物,再變成鹼性食物。多吃鹼性食物利於飲食均衡,果蔬類食物並不是因為它們的酸鹼性,而是其本身的營養價值,這並不能撼動人體正常 的pH值範圍。另外,多吃鹼性食物有助於生男孩沒有科學依據,因為食物的酸鹼性無法影響陰道的酸鹼度。
“均衡飲食,加強鍛鍊和良好的心態能增強免疫系統,這才是抗擊癌症的天然良藥。”歐陽學農建議,每個人都應當根據自己不同的體質、性別、年齡等因素,訂出自己預防癌症的健康計劃,用規律的生活方式來改變癌症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