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國醫大師公佈護心經

avatar 萬莉醬
2.4萬 熱度 A+ A-
陳可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內科、心腦血管科專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

陳可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內科、心腦血管科專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陳可冀本是學西醫出身,這也正是他“絕活”的源頭———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他擅長用西醫方法檢測病情,用中醫方法辨證用藥,兩者結合,讓很多走到“鬼門關”的心血管病患者轉危為安。

陳可冀今年已85歲高齡,但身體依然健朗。關於養生保健,他認為心態是決定長壽的關鍵,“百病生於氣,養生先靜心”。

 首先倡導“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

作為中科院院士、心腦血管科著名專家,陳可冀在心血管病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與已故名老中醫郭士魁一起,首先提出了 “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的診療思想。

冠心病古已有之,陳可冀在研究中發現,冠心病血液不通的症狀,在中醫裡的證候表現就是“血瘀證”。透過辨證治療,中醫傳統的活血化瘀藥治療冠心病效果很好,還能防止對肝腎功能及肌肉的損害。“活血化瘀的本質是‘活其血脈’,‘化其瘀滯’,從而改善冠脈迴圈和微迴圈功能,消除病理變化,改善血管重塑問題。”陳可冀說。 曾有位冠心病人,每週用100片硝酸甘油,但仍控制不住。陳可冀以活血化瘀方藥為他治療了10天左右,就使其藥量減到每週10~20片,心絞痛也不再復發了。

丹參、紅花、赤芍、川芎、延胡索是陳可冀常用的活血藥物。臨床證實,川芎所含的川芎嗪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血流量,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效果很好;赤芍活性成分赤芍苷,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延胡索鹼,抗的作用也很好。

中醫理論認為氣能運血、統血,所以通血必須先順氣。由此,陳可冀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配製了補氣化瘀通血的愈梗通瘀湯,成為他治療的基本用方。該方由生曬參、佩蘭、生黃芪、紫丹、全當歸、延胡索、川芎、陳皮、半夏、廣藿香、生大黃構成,能夠益氣活血,清瘀抗栓,利溼化濁,起到保護心功能,康復和延長壽命的作用。

破解冠心病的罪魁禍首:吃得好、壓力大

在一次會議上,陳可冀提到了兩個數字:40秒和10秒。“40秒”說的是:在美國,約每40秒會有一個人於心血管疾病;而在中國,約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2014年8月9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釋出《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2》,指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為2.9億。“10年前,美國的心血管發病率很高,他們透過不斷努力,改善了這種局面。而我們卻因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生活等管理不當,步入了美國後塵,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國家。”陳可冀說。

陳可冀分析,現在冠心病越來越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大家吃得太好了。以廣州為例,幾十年前患者還很少,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好了,高血壓發病率則居高不下。二是由於生活節奏快,大家普遍精神壓力大,心情不佳。要預防冠心病也要從這兩方面下手。

飲食方面,陳可冀建議,早餐可以喝碗燕麥粥。燕麥中含有豐富的纖維,能在腸胃道中減少對膽固醇和脂肪的吸收,從而降低血脂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中午要吃飽,可以吃些豆製品,有利於降低膽固醇。晚餐則不能吃太飽,建議以素食為主,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鈣及易脹氣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冠心病患者非常小心,有的甚至嚴格控制油脂攝入,堅持純素食。陳可冀認為這並不可取,矯枉過正不僅導致營養匱乏,還會增加患病風險。“我平時就是順其自然,幾乎雜食,蔬菜多吃一些,每餐八分飽,沒有忌口。”

精神壓力大是現代人的普遍問題,“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比保持好心態更重要。我一直以來都淡泊名利,不愛計較,平常喜歡散散步、聽聽歌,中午有條件一定要午睡。再加上適當的飲食調理,自然健康有活力。”陳可冀說,“百病生於氣,養生先養心、靜心,有調查表明,長壽與性格開朗、不多愁善感有一定關係。”

不靠補品養生,一蔥一蒜能防病

如今養生保健品盛行,但陳可冀從來不吃市面上那些“補品”。他認為中國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好的少、差的多,亞健康人群想吃補品,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吃。 熟悉陳可冀的人,都知道他喜歡吃重口味的大蒜、洋蔥,這算是他自己獨創的“補品”了,“每天吃一兩瓣大蒜,生的熟的都可以,能幫助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洋蔥生吃效果較好,煮久了,降脂的效果就差了”。

陳可冀年輕的時候很喜歡游泳,每天都要遊1~2次,現在年紀大了,就每天持之以恆地走路鍛鍊,每天吃完晚飯,就沿著小區馬路走上大半個小時。“動以養生,但莫大疲”,陳可冀建議老年人要堅持運動,但考慮到身體狀態,以散步為最佳方式。也可以做做氣功、太極拳、八段錦等練習,能夠保持機體代謝平衡,有利於長壽。

 

釋出於 2021-02-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