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子捂汗
一旦發熱,不少爸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來,把被子捂緊,睡一覺出身汗就好了。但這是大錯特錯的做法,所謂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寶寶能出汗,說明疾病開始緩解,身體已經可以正常調節體溫了,這並不是捂被子的功勞。在疾病緩解前,蓋得多或穿得多,是不利於散熱降溫的。寶寶發熱時,本身就產熱大於散熱,總這麼捂著,體溫可能會繼續上升。甚至會因溫度過高,誘發寶寶抽搐。
建議:環境溫度讓寶寶覺得舒適就好。熱了脫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層被子,不要刻意捂汗。
酒精擦拭
絕對禁止家長自己用這種方法給寶寶降溫,酒精擦拭的退熱效果並不顯著,且持續時間短,酒精本身可能對寶寶的嬌嫩面板產生刺激。在身體發熱時,酒精更容易透過面板吸收入體內,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建議:任何時候都不要這麼做!
冷水/溫水擦拭
這也是爸媽們愛用的一種退熱方式。但擦浴之後,常常是體表的溫度暫時降低了,一量體溫,才知道發熱並沒有消退。很多發熱的寶寶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覺,這個時候被擦來擦去會很不開心,反而可能哭鬧、寒戰。
建議:擦浴不是退熱的方式。如果寶寶不排斥擦浴,且這種方式確實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試試看。
退熱貼來治發燒
退熱貼是是另一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有些家長認為退熱貼可以用來防止腦袋被高溫燒壞,可絕大多數情況下,除非是 41 ℃ 以上的超高熱或某些顱內感染引發的高熱並不會燒壞腦袋。
如果疾病真的會損傷寶寶的大腦,一片小小的退熱貼也是阻止不了這種損害的。另外,有些退熱貼裡添加了薄荷、冰片等清涼類物質,孩子可能並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如果再對類似產品過敏,就更得不償失了。
建議:如果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試試看。但別指望一貼就退燒。
趕緊來片感冒藥退燒
兒科醫生通常會把 38.5 ℃ 作為是否服用退熱藥的分界點。但如果孩子精神不錯的話,39 ℃ 也並非一定要吃退熱藥。目前兒科應用最廣泛的退熱藥是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美林、託恩)。
一般的發熱,單一用藥即可,不要混用。持續高熱,可在醫生指導下交替使用兩種藥物。
要強調一點:兒童禁用尼美舒利,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兒科常規用藥。
建議:家中常備退燒藥,並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退熱藥在服用後半小時左右開始產生效果。如果體溫沒有下降的趨勢,及時就醫。
寶寶發燒了到底該做什麼呢
第一原則是要儘量讓孩子舒服,按照這條原則,當孩子沒有明顯的不舒服時,除了讓他多喝水、少穿衣,並不需要做什麼任何治療,酒精擦浴和捂汗一定不要做。
物理降溫的方式很多種,但在夏天其實開空調是最好的物理降溫方式。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最重要,寶寶體溫38.5 ℃ 以上,並且寶寶精神狀態不好可以給寶寶服用退燒藥。
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1、3 個月以下出現發熱;
2、3 個月以上出現高熱;
3、3~6 個月肛溫 ≥ 38.3 ℃;
4、6~12 個月肛溫 ≥ 39.4 ℃;
5、1 歲以上肛溫 ≥ 40 ℃ 且持續超過 24 小時;
6、發熱超過 5 天;
7、發熱時肛溫 ≥ 40 ℃,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2 小時內體溫未降;
8、精神狀態不好,吃、喝、玩跟平常很不一樣,睡著後很難喚醒;
9、尿量減少,一天的尿量不足以弄溼 3 塊尿不溼,8~12 個小時沒有尿;
10、持續或反覆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