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服藥立馬止吐
材料:生薑適量、止吐藥物。
用法:取鮮生薑切成厚約0.1 ~0.3釐米、直徑1釐米的薑片,用膠布固定在雙側太淵穴上,並讓薑片壓迫橈動脈,5分鐘後,讓病人服藥,便不發生嘔吐。或用薑片貼內關穴亦可,或以生薑10克煎湯,將毛巾放入浸溼,擰乾至毛巾不滴水,溫度適宜時,圍在患者頸部一圈,注意不宜過緊,然後服藥就不會嘔吐。
以上方法,簡便易行,臨床用之確有效驗。
來源:《中醫內病外治》。
拔罐止吐瀉一次有效
方法:取少商(雙)、商陽(雙),臍周1.5cm上、下、左、右各1穴。採用刺絡拔罐法。先用三稜針在少商、商陽點刺放血(不拔罐),再在臍週四穴點刺放血,隨後再拔罐(以神闕為中心),直至少量出血為止。一般為30分鐘。
功效:主治急性胃腸炎。效果甚佳。多1次見效或痊癒。
按摩止吐瀉速效
1、合谷穴止吐
合谷穴屬於大腸經,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腸胃,降逆止嘔,其傳入部位與嘔吐的神經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貼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於合谷穴上,向下按壓並揉動3-5分鐘,兩手交替進行。
2、內關穴止吐
內關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脾胃屬中焦,內關穴可通常三焦之氣,故可治療心,胸,胃等方面的疾病,相對於中焦而言,內關為止吐常用穴,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噁心嘔吐,刺激本穴均能迅速起到止吐作用。
定位:在前臂掌側, 當大陵與曲澤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肌腱之間。
按摩手法:雙手交叉相互按揉內關穴,連續3-5分鐘,每日2-3次。
3、承筋穴止吐瀉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絡,清瀉腸熱,強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該穴位能有效改善嘔吐,腹瀉,便秘,痔瘡,流鼻血和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定位:位於膝蓋後方橫紋向下6指幅寬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將拇指置於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鐘,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度。
4、中脘穴止吐瀉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腹脹,嘔吐,噁心,反胃,腹痛腹瀉,腹鳴,吞酸,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缺乏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定位: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按摩手法:用雙手掌心,掌根或全手掌向下按在此穴位上,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揉搓3-5分鐘,每天堅持進行按摩,可有效改善胃脹,嘔吐現象。
溫中散一次見效
組成:炮姜30克,附子15克。
製法:上藥共研細末備用。
用法:用時取上藥末加蔥白30克,鹽5克,共搗和炒熱,熨腹部,待藥稍冷卻即敷於神闕穴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中病即止。
功用:溫中扶陽。主治大吐瀉傷元氣,屢用神驗。
上吐下瀉什麼病
患有伴有上吐、下瀉、腹痛症狀的,臨床上多見於急性胃腸炎、霍亂、副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而急性胃炎的治療,要針對病因,通常需減少刺激性食物或暫時禁食1—2天,如無噁心、吐者可給飲水或給流質易消化飲食,不能進食者給靜脈輸液。
1、腹痛者給阿托品口服或注射,亦可用熱水袋做腹部熱敷。
2、如因吃不潔飲食引起或有腸炎者要給消炎藥,如氯黴素、新黴素、黃連素等口服。
3、有嘔血者,可用冰鹽水洗胃,口服止血藥或靜脈輸入甲氰咪胍等。
4、但急性腐蝕性胃炎,絕對不能給飲水進食或洗胃,應立即給飲用雞蛋清、牛奶、豆漿之類,以達到中和酸、鹼,保護粘膜。
5、有胃穿孔者屬急腹症,應即刻請外科醫生診斷,必要時做手術治療。
備註:上述用藥及措施均需在專業的醫師操作指導下對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