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秀初,主任醫師、教授,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原主任,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頭昏、和眩暈雖同為臨床上常見症狀,但由於其受損靶器官和發病機制上的區別,臨床表現各不相同,治療原則亦各有別,仍有很多患者分辨不清。為此有必要給大家做個詳解。
1.頭昏。主要表現為持續的頭腦昏沉不清醒感,系由大腦皮質高階神經活動功能降低所致,與頭頸和軀幹的活動無關。多伴有頭重、頭悶和等其他,勞累和緊張時加重,休息和心情輕鬆時減輕。多見於或慢性軀體性疾病等病人。
2.頭暈。主要表現為間歇性的頭重腳輕和步態搖晃不穩感,多於行立起坐臥等動作中或用眼時加重。臨床上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眼性頭暈。伴有視物模糊不清,系由視力障礙或眼肌麻痺所致。頭暈於睜眼、用眼時加重,閉眼後緩解或消失,多見於、視網膜黃斑病變和各種先天性眼病等導致的視力障礙以及眼外肌麻痺(常伴有複視)等。
深感覺性頭暈。伴有踏地不實和踩棉花樣不穩感。多於行立起坐等活動中出現,動作停止後消失,閉眼和暗處加重,睜眼和亮處減輕。多見於亞急性後側索聯合變性、後索硬化和末梢神經炎等神經系統疾病。
小腦性頭暈。伴有行立等活動中的醉酒樣步態不穩感。睜閉眼無影響,這與深感覺性頭暈有別。多見於小、血管病和外傷等病人。
耳石性頭暈。伴有行立起坐臥和翻身等活動中的不穩感,系由內耳耳石平衡功能障礙所致。頭暈多在頭位和/或軀幹直線活動中出現,動作停止後消失。睜閉眼無影響。多見於丹迪綜合徵等內耳病變。
3.眩暈。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的而客觀並不存在的一種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轉、浮沉、漂移或翻滾感。眩暈發作無定時,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常可由過勞、激動、失眠、月經來潮或菸酒過量等因素而誘發。發病時睜眼、頭動和聲光刺激時加重,閉眼、靜臥不動時減輕,常伴有自發性眼球震顫、錯誤定位、定向傾倒和噁心、嘔吐等症狀。多見於美尼爾氏綜合徵、壺腹嵴頂結石病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