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後背有什麼好處
人的背部為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所經過之處,且人體五臟六腑的背俞穴均位於此,透過按摩刺激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祛病益壽,治療和防治相應的臟腑病症,也可以達到強筋健體的功效。
後背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
改變有關係統功能
身體內某一系統功能失調,可導致該系統出現病變,而系統病變也可能引起系統功能異常,按摩是透過手法所產生的外力,在體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功,這種功可轉換成能,滲透到體內,透過對失調的系統內能進行適當調整,使其恢復正常,消除疲勞,達到積極的防治作用。
資訊調整
按摩不僅僅是改變整個系統及全身的技能平衡,還能作為資訊載體向人體某一系統或器官傳入訊號,產生一定的生物資訊,透過資訊傳遞系統輸入到有關臟器,對失常的生物資訊加以調整,從而起到對病變髒器的調整在作用。
改善血液迴圈
腰背是人體軀幹的重要部位,脊柱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並分別支配體內各臟器,按摩背部和腰部可以改善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消除疲勞,還能刺激相應部位,透過神經反射使各系統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從而有利於代謝產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洩和清除,減少了對神經系統的惡性刺激,使各臟器功能得以恢復。
後背有哪些重要保健穴位
腰陽關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痺,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遺精,陽萎,便血。
命門穴:俯臥,於後正中線,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洩瀉,遺精,陽痿,早洩,赤白帶下,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
懸樞穴:俯臥,於後正中線,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主治:腰脊強痛,腹脹,腹痛,完谷不化,洩瀉,痢疾。
中樞穴: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主治:黃疸,嘔吐,腹滿,胃痛,食慾不振,腰背痛。
大椎穴:俯伏或正坐低頭,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肩背痛,腰脊強,小兒驚風,七傷乏力,中暑,嘔吐,黃疸,風疹。
大杼穴:俯伏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咳嗽,發熱,鼻塞,頭痛,喉痺,肩胛痠痛,頸項強急。
風門穴:俯伏位,在第2胸椎棘突出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傷風咳嗽,發熱頭痛,目眩,多涕,鼻塞,胸背痛。
肺俞穴:俯伏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腰脊痛,吐血,喉痺,潮熱盜汗。
膈俞穴:俯伏位,於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陽旁1.5寸取穴。
主治:胃脘脹病,嘔吐,呃逆,飲食不下,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背痛。
不同年齡人群后背按摩方法
小兒按摩
在給小兒後背進行按摩時,一般先用揉法,大多采用掌根或大魚際揉,從上而下,放鬆整個腰背部,然後用揉法從上至下慢慢移動,再進行捏脊療法,做按摩時手法應輕柔,時間不宜過長,切忌用力過猛,以免損傷面板,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青少年按摩
按摩時採取俯臥位,用掌根揉法從上向下沿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按摩3-5遍;再採用揉法從上至下慢慢移動,移動速度不能過快,以達到放鬆腰背組織之功效;也可採用彈撥法沿脊柱兩側豎棘肌從上至下慢慢彈撥,用力要揉且滲透到深層組織;最後用揉法或空心掌擊打法放鬆肌肉,疏通經氣。
中老年人按摩
按摩時取俯臥位,先用刺激量較小的手法放鬆腰背部,沿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從上至下,手法要柔和;點按腰背部穴位,最後用掌根揉或用空心掌輕擊腰背部疏通經氣,舒筋活絡。注意給中老年人按摩背部過程中,要先了解全身各系統的病變以及腰背疼痛原因,以便確定採取按摩的手法和穴位,用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