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為祖先送寒衣。
寒衣節,起源於周代。在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到來,寒衣節的別稱有:“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寒衣節、清明節、中元節是中國最大的祭祀節日,因此,也合稱為三大“鬼節”。
送寒衣只燒紙錢行嗎
可以。
送寒衣燒紙錢是為了表達對亡人的追憶之情,逝者已逝,燒紙錢只是一個心理寄託,希望亡人在另一個世界可以過得好,既然是心理寄託也就不拘什麼形式了,如果手頭拮据送寒衣只燒紙錢就可以了。
寒衣節吃什麼
紅豆飯
諺語云:“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古人一直將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並以紅豆飯為奠,所以,寒衣節有吃紅豆飯的傳統。
江蘇大豐一帶有個寒衣節的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餈粑
諺語云:“十月朝,餈粑碌碌燒。”
寒衣節時,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餈粑。
寒衣節餈粑的做法
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等。
做法:
1、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
2、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
3、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寒衣節典故
1、河北〈萬全縣志〉,清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十年本:“(十月)朔日,剪楮為寒衣焚墓,為"寒衣節”。
2、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十月朔,俗稱十月朝。人無貧寒,皆祭其先,多燒冥衣之屬,謂之"燒衣節"。”
3、河北〈張北縣誌〉,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十月)初一日,謂之"鬼節",各家祭掃祖塋,並以五色紙剪製衣褲,用紙袱盛之,上書祖先名號,下書年月日、後裔某某謹奉,照式制若干份,焚於墓前,或焚於在門前,取其子孫為先祖添衣之意。”
4、孟元老〈東京夢化錄〉:“城市內外,於九月下旬,即買冥衣靴鞋席帽衣緞,以備十月朔日獻燒。”
5、清潘榮〈帝京歲時紀勝〉:“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於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6、河北《河間縣誌》:農曆十月初一為寒衣節。舊時,祭墓、燒紙錢和紙衣(彩紙剪成),表示給亡者送衣物、錢幣。今中國民間仍上墳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