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癌結節破裂
原發性肝癌自發性破裂出血是肝癌較常見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達9%-22.6%,發病較急,病情兇險,預後較差,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改善患者的預後有一定幫助。肝癌自發性破裂出血的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於腫瘤直接侵犯,使靜脈流出通道梗阻,引起靜脈高壓,從而引起出血和破裂。總地來說,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肝癌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因而導致腫瘤相對供血不足,以致出現中心缺血、壞死及液化。若此時腫塊體積增大過快,而腫瘤被膜不能伸展,則可導致腫瘤表面潰破,引起出血;肝癌缺血、壞死並繼發感染,亦可導致破裂出血;腫瘤直接侵犯肝內血管,導致血管破裂出血;門靜脈被癌栓栓塞後,表淺的腫瘤周邊部分出現營養障礙性壞死。潰破,亦可導致出血。腫瘤位於肝隔面的表淺位置時,易受外力衝擊,腫瘤包膜菲薄與癌組織極脆弱也是構成破裂出血的原因。
2、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最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也是導致肝癌死亡最主要原因。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
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導致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發生的主要機制為:80%以上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可導致門靜脈壓力增高,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當門靜脈或肝靜脈阻塞,可加劇門靜脈高壓,導致已曲張的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可加重肝功能損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導致門靜脈高加劇;當肝癌病灶位於肝門部時,可壓迫門靜脈主幹,也可使門靜脈壓升高。
②凝血機制障礙。肝癌患者由於正常肝組織減少,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減少,凝血機制發生障礙。由於脾功能亢進,血小板破壞增加,凝血機制也會發生障礙。此外,癌栓進人血液後,很容易引起急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引起消化道出血。
③胃腸黏膜糜爛。肝癌患者由於門靜脈高壓,常造成胃腸道淤血、動膜水腫糜爛,引起出血。
3、血性胸腹水
肝癌患者由於肝功能損害嚴重,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加上門靜脈高壓常可導致腹水;當腫瘤細胞種植到腹膜時,亦可產生腹水,此時腹水多為血性;靠近橫膈的肝癌結節破裂出血時,亦可使腹水變為血性;靠近橫隔的肝癌直接浸潤橫陷及胸膜,可引起血性胸水;腫瘤轉移至胸膜,亦可引起血性胸水。
4、肝腎綜合徵
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在肝功能失代償時,常會突然或逐漸發生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癥等功能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而此時腎臟並無器質性病變,稱此為肝腎綜合徵或肝性腎功能衰竭,HRS人此類患者大多數有進行性加深的黃疸、肝脾腫大、低蛋白血癥及頑固性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現,
疾病末期的特點是深昏迷、嚴重少尿和血壓進行性下降。肝性功能性腎衰竭患者起病時腎並無器質性病變,但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嚴重降低很可能是腎血管持續收縮的結果。有研究認為,肝功能不全引起的腎血管收縮是導致肝性腎功能衰竭的關鍵環節,。肝癌患者一旦出現肝腎綜合徵,其愈後不佳。
5、感染及癌性發熱
肝癌患者由於抵抗力低下,常可出現感染。感染的主要部位為呼吸道、腸道、膽系及腹腔。感染的症狀因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如呼吸道感染,則主要表現為咳嗽、氣急、發熱;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腔感染可有腹痛、發熱。感染主要由細菌所致,真菌感染也不少見。癌性發熱在肝癌患者中較為常見,多為持續低度到中度的發熱。癌性發熱的主要原因是肝癌壞死後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迴圈所致。對癌性發熱要與感染所致的發熱相鑑別,前者抗菌治療無效且除發熱外並無其他明顯不適症狀,患者對解熱鎮痛藥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