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熱也叫內火,中醫上又稱為“火熱內生”。顧名思義,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於人體新陳代謝過於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症狀多為如面紅目赤、心悸心煩、口渴、喜歡喝冷的東西、大便乾結、小便黃赤、多食易飢、脾氣暴躁、消瘦等。我們一定要仔細研究了此病的症狀,才可以在疾病發生的時候,及時發現,也給治療帶來一定的益處。
一、症狀表現: 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臨床症狀當然就是發熱,“實火熱”引起的發熱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區域性性的。全身性的發熱,往往表現為體溫的升高,局部發熱,如胃脘部的燒灼感,心窩部的烘熱感,頭面部的烘熱感,小便時尿道的熱燙感,大便時肛門的灼熱感,等等,它是過多的熱量聚集在某一臟腑內所引起。實火熱在臨床上除了發熱外,還往往兼有各種新陳代謝過於旺盛的症狀,如面紅目赤、心悸心煩、口渴、喜歡喝冷的東西、大便乾結、小便黃赤、多食易飢、脾氣暴躁、消瘦等。
二、疾病分類: 1實熱 實熱的症狀有面紅耳赤,心悸心煩,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結,小便黃赤,多食易飢,脾氣暴躁,消瘦等。實熱就是陽氣過旺了,這時,就要吃些下火的東西,可以吃綠豆湯,或是吃牛磺解毒丸等。 2虛熱 虛熱的症狀有低熱,手足心發燙,心煩失眠,口乾目澀,咽乾咽痛,兩頰潮紅等。虛熱可以多吃點涼性的蔬果如梨,豆腐、白菜、花椰菜、四季豆、涼粉、青蘿蔔、白蘿蔔、豆芽、黃瓜、土豆、菠菜、竹筍、包頭菜、菜瓜、豆角等,海帶`西洋參,苦菜,苦瓜,
三、病情分類 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狀。“上火”症狀又分為四種: 1心火:主要表現為口舌糜爛、生瘡、舌尖紅、多動心煩、急躁不安等。要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波動,加減衣物要寒熱適度,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多運動,多飲水,最好是溫開水。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2 肝火:主要表現為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口苦咽乾。養肝的關鍵在於制怒,同時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疲勞。選菊花10克加開水泡代茶飲,加少許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3 肺火:較為多見,表現為咳嗽時發、咽喉幹疼、嘔吐黃痰、口乾而渴喜冷飲等。在多風多燥季節,要多飲水,室內要通風,多食蔬菜水果、少吃橘子生熱生疾,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選梨數枚切塊加水500毫升,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溫馨提示:對於這種疾病,就需要採用補養陰液的方法來治療,只有使體內損耗的血、津液、元陰等陰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熱才能逐步好轉。此外,對發熱性疾病的治療不當,比如說過度發汗,也會使體內陰液損傷,而導致“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