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是一種細菌性生物膜,黏附於牙面,牙間或修復體表面,是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不能被水衝去或刷掉,主要由大量細菌、細胞間物質及脫落的細胞組成。 菌斑與其他鈣化物結合即形成牙石。牙石通常附著在牙齒及牙齦上,因吸菸等原因被染成黃褐色,有一定硬度,在口腔內形成塊,表面粗糙。當牙石越來越多,越來越厚,甚至覆蓋牙面時,就會刺激牙齦,使之充血、水腫、發炎,導致牙周病。所以一般的了牙菌斑的症狀會有牙齒痛、牙結石、牙齒髮炎等症狀出現,從而還會導致喉嚨發炎、頭痛、發燒等症狀,一旦發現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清理,可以去醫院進行清洗牙齒口腔,同時配合消炎藥來吃,可以有效的消炎和治療。
1、牙周袋形成:由於炎症的擴充套件,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可用探針測牙周袋深度。X線檢查時可發現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如圖2~6。 2、牙周溢膿: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並常有口臭: 3、牙齒鬆動: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援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 4、牙周脹腫:當機體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滲液引流不暢時,可形成牙周脹腫。此時牙齦呈卵圓形突起,發紅腫脹,牙齒鬆動度增加,有叩痛。患者感區域性劇烈跳痛,有時同時出現多個部位的膿腫,稱多發性牙周膿腫。此時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全身不適,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等症狀。 5、齦炎:主要表現為牙齦和齦乳頭變圓純,光亮,點彩消失,齦質粉軟脆弱,缺乏彈性,齦探診易出血,區域性有牙垢或牙結石存在。 6、齲病:俗稱“蟲牙”,這裡的“蟲”指菌斑中的細菌。牙菌斑牢固地附著在牙面上,細菌攝入唾液中的糖,分解糖產酸,這些酸會破壞牙齒,最終成洞。 7、牙齦炎:當牙菌斑靠近牙齦時,細菌產生的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會刺激牙齦俗稱“牙肉”、“牙床”,產生炎症,即牙齦炎。如果不加控制,任其發展,牙齦炎有可能會發展為不可逆的牙周炎,引起牙槽骨的破壞,最終導致牙齒鬆動、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