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針灸有用嗎
有用。
中醫上蕁麻疹又被稱之為“癮疹”,發病原因可能是患者血虛、氣虛等因素引起的,而透過針灸可疏通經絡、執行氣血,使受阻的氣血執行暢通,達到治療的目的。
蕁麻疹針灸效果好嗎
效果好。
目前臨床上對於使用西藥或中藥等方法治療蕁麻疹無效,後轉為針灸或直接使用針灸治療蕁麻疹的患者,其治療效果都非常顯著,有以下例據作為說明:
案例1
宋某,男,46歲,清晨就診。
病症:突然四肢有癢感,搔抓後區域性充血發紅,出現鮮紅色風疹,疹塊隨即佈滿全身,此起彼落,奇癢難忍而就診。檢查:疹塊大小、形狀不一,凸出皮面,顏色鮮紅,邊緣清楚,此起彼落,消退後不留痕跡,背部及四肢有些疹塊融合成片如手掌大。
診斷:為急性蕁麻疹。
治療效果:針後瘙癢即顯著減輕,灸畢疹塊全部消退、瘙癢消失。1次而愈。
案例2
楊某,女,37歲,蕁麻疹4年,反覆發作。
病症:患蕁麻疹至今已4年,時輕時重,反覆發作。曾住某醫院治療3個月,口服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維生素C,肌內注射異丙嗪(非那根),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等均無效,後改用中藥治療,治癒後1個月又復發。發作時鮮紅色疹塊遍佈全身,疹塊初起如蚊叮咬之痕,繼則成片,此起彼落,奇癢難忍,外受風冷刺激後症狀加重,夜間影響睡眠。因長期反覆發作,病人自覺體乏無力,精神萎靡。
治療效果:經第1個療程治療,疹塊明顯減少,已基本無癢感。第2療程針第2組穴位,針至第2次,症狀即全部消失。又針3次以鞏固療效。隨訪15年,未再復發。
蕁麻疹針灸安全嗎
如在正規的中醫針灸治療是非常安全的,切勿自行嘗試針灸。
有的患者在初次接受針灸的人由於精神緊張,或是針灸時過於飢餓,亦或是出汗,出血後體虛,容易導致暈針的情況,可能出現扎針部位或身體可能出現痠麻,重脹或舒適的感覺,但也有人可能出現暈針的情況,表現為面色發白,精神疲倦,頭暈眼花,噁心想吐,甚至出現心慌出汗,突然昏倒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一時性腦缺血,缺氧所致。一般休息一下,喝杯葡萄糖水補充能量即可恢復。
另外對於針刺區域性有可能出現皮下出血或區域性過敏反應,表現為微量皮下出血,出現小塊青紫,這種情形多會自行消退。若青紫面積較大,並且影響活動功能,可以先冷敷止血,24小時後再熱敷,促進皮下出血吸收,幾天後便會自愈,患者也是不必太過擔心的。
蕁麻疹針灸治療方法
1、急性蕁麻疹
取穴
主穴為肝俞、委中、曲池;嘔吐配中脘;腹瀉配天樞、足三里;呼吸困難配內關。
操作方法
肝俞呈45"向下斜剌0.5~1寸,委中針0.5~0.8寸,曲池向少海透刺,均用捻轉手法,短促行針。針後再用艾條灸曲池、血海各10~20分鐘,1日治療1次。
2、慢性蕁麻疹
取穴
分為兩組:肝俞、委中、足三里為1組;陽陵泉、風門、曲池為2組。兩組穴位輪換使用,每組用1個療程。
操作方法
均用捻轉手法,留針15~30分鐘,5~10分鐘行針1次,1日針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1~2天。
針灸的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儘量採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禁止針灸。
3、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5、面板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灸前應先了解清楚病人的症狀,詳細檢查,診斷清楚後再施針。只有診斷確實,選穴正確,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
8、針刺對某些病症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並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採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於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