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會引起發燒嗎
準確的說蕁麻疹是會引起發熱現象的。
蕁麻疹最先發病的症狀表現為在身體不同部位長有紅疹、大小塊狀不一的風團,而且還伴有劇烈瘙癢,之後可因患者接觸了某些物品的刺激發生全身性的發熱現象,類似於發燒,患者可感受到全身紅疹處發熱,並且劇癢。
哪種蕁麻疹會引起發燒
根據臨床上出現的蕁麻疹型別來看,以下4中蕁麻疹在發病過程中經常會伴有發熱,也就是發燒現象。
1、延遲性面板劃痕症
面板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充套件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2、壓力性蕁麻疹
皮疹發生於區域性面板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區域性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區域性大範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蹠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3、膽鹼效能蕁麻疹
皮疹特點為除掌蹠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鐘,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面板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4、寒冷性蕁麻疹
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
蕁麻疹發燒怎麼辦
1、冷溼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擰成半乾,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溫度,有利於患者退燒。
2、全身溫水擦浴或泡澡
將患者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面板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擦浴後半小時測量體溫,出疹子的小兒發熱不宜用此法降溫。
3、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溫開水1/1,或75%酒精兌溫開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溫開水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迴圈到了身體表面,又使面板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
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按摩退燒
按壓大椎
按壓大椎穴主治頭痛,咳嗽,氣喘,嘔吐,發燒和感冒等症狀。
位置:位於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揉壓,並以畫圓的方式按摩。
按摩風池穴
按摩風池穴主治發燒,頸部痠痛, 落枕,失眠等症,還能舒緩眼睛疲勞。
位置:位於後頸部的後頭骨下,兩條大筋的外緣凹陷處,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雙手的拇指分別放在兩邊的風池穴上,其餘的手指則放在頭部上,拇指抵住風池穴,上下滑行按壓。
按揉魚際穴
按摩魚際穴能緩解發燒引起的不適,主治咳嗽,咽乾,失音,頭重,扁桃體炎,咽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魚際穴位於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點內側豐肉際,形如魚腹。
按摩方法:從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邊緣點按該穴即可。
按摩衝陽穴
按摩衝陽穴主治發燒,食慾不振,並可有效舒緩坐骨神經痛,腹瀉和腳麻症狀。
位置:位於腳背隆起處,大腳趾與第二趾接合處的連線線上,左右腳各一。
按摩方式:用手指的指腹或指節按壓,並以畫圈的方式按摩。
按摩曲池穴
按摩曲池穴對感受風寒之後的發燒有確切的退燒效果,還能清心除煩,緩解心情煩躁。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紋頭與肱骨外上踝連線中點,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左肘屈曲, 用右手拇指指端對準肘橫紋處的曲池穴,用力下壓,並做小幅度揉動,下壓力量逐步增加,直至有酸脹難忍的感覺為佳,兩手交替,連續按揉2-3分鐘。
5、多喝水
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6、使用藥物
(1)體溫低於38.5℃,寶寶精力旺盛、精神狀態好,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2)體溫超過38.5℃,臉熱、煩躁、精神狀態不好,必須考慮使用退燒藥。
(3)體溫超過39℃時,容易誘發熱高引起的驚厥,這個時候應該馬上用退燒藥。另外,應及時就醫。
注意:使用退燒藥不能過量使用,一般4到6小時,甚至是6到8小時再升高才去按照藥物說明再使用一次,劑量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體重,不能完全根據原理或者推薦表使用。
注意:這些錯誤的退燒方法必須遠離
1、捂汗
發燒時一般手腳冰涼,額頭髮熱,這時家長以為穿得不夠多而加衣服的話,容易導致體溫越捂越高,不容易達到發汗的目的。
2、偏方降溫
直接酒精擦拭、冰枕、大蒜敷腳底等這些偏方都是人們常說的降溫方法,但是不能給寶寶使用。酒精降溫容易被寶寶面板吸收,不建議使用,而大蒜敷腳底則是無稽之談。另外,6個月內的寶寶不適合用冰枕。
3、低燒吃退燒藥
新生兒(出生28天以內)不能使用退燒藥。事實上,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專家認為, 一般情況下,退燒藥也是要體溫達到38.5℃以上才用,低燒不使用。
4、高燒不吃藥
有的家長始終認為“孩子發燒了不能隨便吃藥”,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已經發高燒了也不吃藥的話,後果會比較嚴重。體溫達到38.5℃以上,就應該及時降溫,可以儘快吃退燒藥,然後再帶去醫院給醫生進行判斷。
警惕:非蕁麻疹引起的發燒過高現象
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根據致病原因不同可分為兩類。
1、感染性疾病
包括常見的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最常見,其次為病毒等。
2、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與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淋巴瘤、結腸癌、原發性肝細胞癌等。
(2)變態反應疾病:如藥物熱、風溼熱。
(3)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IE)、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等。
(4)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危象。嚴重失水或出血、熱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積燒傷、腦出血、顱腦外傷、癲癇持續狀態、心力衰竭、內臟血管梗塞、組織壞死等。
備註:當患者採取上述退燒方法無效,並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下,要及時就醫,儘早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