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虛和腎陽虛的區別
補腎,首先要確定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陽虛昇陽,陰虛滋陰。調反了非但達不到補腎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腎虛的特點如下:
(1)陽虛怕冷,手或腳易涼;陰虛怕熱,手心、腳心及其內心燥熱,即“五心煩熱”。
(2)陽虛舌嫩胖、苔白:陰虛舌瘦、舌紅,苔少而燥。
(3)陽虛易瘦:陰虛易胖。
(4)陽虛精神疲憊:陰虛燥熱不安。
(5)陽虛面色青白無光;陰虛顴紅、臉呈絳色。
腎陽虛
腎陽虛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先天不足。表現為耳垂枯小,從小怕冷,手腳冬天涼,重者夏天也涼。女性月經期間經血色黑,有血塊,重者痛經。
另一種是先天腎氣足,到了一定年齡段時腎陽虛,如《黃帝內經》講的:男四十歲,女三十五歲,腎氣漸衰。
腎陽虛者多數面色青白,怕冷畏寒。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不同:
①少年時期,除上面所述各類症狀外,因腎虛不納肺氣,肺不主皮毛而生粉刺因腎不通腦而疲倦、智力下降;因腎不主骨,影響發育。
②女性35歲以後,只要冬天手腳涼的,子宮、卵巢、乳房易生囊腫、肌瘤、腫瘤:40歲以後,有人會小便失禁,有人過早進入更年期。
③男性40歲以後,性功能急劇減退;60歲以後,易患前列腺炎或增生。
④男女腎陽虛者的共同性症狀:牙齒寒痛,腿腫、腳腫;風溼;脫髮;腰痛;骨質增生;泌尿系統炎症、尿急、尿頻;耳鳴、耳聾;精神恐懼,睡眠不實或因命門火衰不生脾胃土而凌晨腹瀉。
昇陽是針對腎處於北方冬天的氣候,營造一個相應的南方夏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人體雙腎的陽氣由命門補充到脊椎中的骨髓,由下至上直通大腦,人體四肢百骸方能通暢。故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根,通腦,主骨,主髓,主智,固齒,藏五臟六腑之精華,繁衍後代。”
只要腰背痠痛或板結等,均為陽虛。腹為陰,背為陽。後背陽氣要足,陽氣足後背爽,百病漸退。
腎陰虛
腎陰虛的症狀
顴紅腮熱、自汗口渴,下午加重;內熱伴習慣性口腔潰瘍;牙根鬆動、畏酸、疼痛,怕冷,怕熱;腰痠,腿腫,手、腳、心煩熱;尿急、尿頻;血糖、尿糖偏高;兒童睡覺盜汗,煩躁不安,多動易怒,習慣性感冒,重則哮喘。有些人冬天腎陽虛畏寒,夏天會轉為腎陰虛怕熱症狀。
針對腎過熱的南方夏天氣候,營造一個北方的冬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中醫將內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是氣血執行受阻、淤積所致;虛火多由陰津匱乏,細胞組織運動潤滑不利,摩擦生熱所致。針對人體脾、胃、肺、大腸、小腸、三焦等過燥的西方氣候,營造一箇中部溼的氣候,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腎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故稱之為“先天之根”。
腎主水,合三焦、膀胱主津液,與肺、脾同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
腎主骨,生髓,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故骨、腦的興衰發育與腎有關。
腎主毛髮,腎主骨,牙為骨之餘,故牙齒和毛髮的榮堅與否和腎有關。
腎寄命門之火,為元陰、元陽之所藏,有“水火之髒”、“陰陽之宅”之稱。
腎上連於肺,故主接納肺氣。
腎與膀胱相表裡。上開竅於耳,下開竅於二陰。耳病諸症,二便不利,皆與腎有關聯。
腎氣旺,人耳聰目明,消化吸收旺盛,精力充沛,頸直膚亮,可延緩衰老數十年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