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結節是什麼
在臨床上常將較小的乳腺腫塊稱為乳腺結節,一般是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形成與內分泌激素失調、膳食不平衡、環境、婚育、遺傳等有關。
乳腺結節是一個症狀,而非疾病,許多乳腺的病變均會出現“結節”。如:乳腺增生病、乳腺纖維腺瘤、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
可透過輔助檢查如:鉬靶、穿刺等確診後再區別對待。

乳房結節臨床表現
乳房結節一般表現為:乳房疼痛和乳房腫塊。
1、乳房疼痛:可在經前加重,或者情緒變化、勞累時加重。如果乳房疼痛超過3個月,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運用藥物治療,飲食上,避免菸酒、高脂肪、刺激性食物,如:辣的、濃茶、咖啡、可樂、油炸、燒烤等。
2、乳房腫塊:腫塊的大小不一,多數為多發,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腫塊不與面板粘連,腫塊表面常不光滑,可被推動,觸之有顆粒感。
乳房結節怎麼消除
乳房結節需要根據診斷對症處理,一般有以下幾種型別:
乳痛症
常見於青春期的女孩,在經前發生乳房脹痛,觸控無腫塊,在經期過後,疼痛消失,為正常生理現象,無需特別處理,隨著年齡增長,一般會自動消除。
乳腺小葉增生
常見於20-35歲的女性,經前乳房脹痛加劇,觸控有多發小結節;經後疼痛緩解。這種情況,建議及早就醫,明確結節大小及個數,在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可消除。
乳腺纖維腺瘤
無乳房疼痛,觸控有單發腫塊,活動大,邊界清。腫塊小,可以透過藥物消除,腫塊較大,可行手術切除。
乳腺纖維囊性增生
常見於30歲以後女性,觸控有多個小結節,成片,邊界不清,常為雙側,與月經週期無關。需要手術治療。
乳腺癌
為乳腺惡性腫瘤,觸控到結節,多為單發,有大有小,質地較硬,摸起來像石頭,形狀多樣,往往沒有疼痛;儘早確診,手術切除。
乳房結節飲食調理
乳腺小結者應遵循低脂高纖的飲食原則,多吃豆類和蔬菜瓜果,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油炸等高脂食物,以免雌激素過多,加重乳腺增生。
艾葉煮蛋
做法:艾葉80克,雞蛋1個;加水共煮,棄湯吃蛋。
功效:疏肝理氣、軟堅散結。適宜於乳腺小結。
乳房結節怎麼預防
1.保持舒暢的心情
女性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舒暢的心情、樂觀的情緒,這樣卵巢正常排卵就不會被不良情緒所阻撓,孕激素分泌就不會減少,雌激素的單方面刺激作用就不會加強,乳腺受到的雌激素的作用相對平穩,那麼乳腺就不易出現增生,乳房結節也不容易發生。
2.生活規律,少熬夜
睡眠不僅有利於平衡內分泌,使體內各種激素均衡發揮作用,互相平衡,互相制約。各種激素協同合作,內分泌自然和諧,不紊亂,乳腺則不易出現小結和增生。
3.適當運動
平時適當進行跑步、擴胸等運動,增強胸部健美。工作與家庭生活勞逸結合,可以便乳腺輕鬆自然,不易出現增生。
4.合理飲食
道循“低脂高纖”飲食原則,飲食以清淡為主,控制動物蛋白、動物脂肪的攝入,以免雌激素產生過多。同時多吃綠葉蔬菜、新鮮水果,多吃全麥食品、豆類和蔬菜,增加入體代謝途徑,並且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還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多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或鈣、鎂等礦物質,乳腺就不會在激素的過度刺激下出現或加重增生。海帶、豆腐、山植、紅棗等都是預防乳腺小結和增生的良好食物。不要長期服用蜂王漿、花粉及一些含激素的口服液,以及多種補品。
5.和諧性生活
和諧的性生活首先能調節內分泌,而且性高潮刺激還能加速血液迴圈,避免乳房因氣血瘀滯而出現增生。
6.調理月經
月經週期紊亂的女性比其他女性更易患乳腺小結、增生,透過各種方法調理月經,調理內分泌,同時也能預防乳腺增生。
7.正常妊娠
妊娠後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護、修復乳腺,對乳腺小結、乳腺增生有一定預防作用。
8.生育後儘可能哺乳,而是時間要充分
女性產後不哺乳或哺乳不足6個月,容易造成乳汁淤積,容易引發乳腺疾病。哺乳後乳房會有良好退化,不易出現增生。
9.減少人工流產次數,可以減少乳腺增生的機率。
10.減少使用含有激素的藥物和美容產品。
11.不要戴過緊的胸罩,以及穿過緊的“塑身”內衣,因其會影響乳房血液和淋巴迴流,導致乳腺增生。
12.防止過於肥胖。
13.年齡在16—55歲的女性,應該經常自我檢查,觸控乳房,積極參加乳腺普查,懷疑有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B超、鑰靶等方式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