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行間的功效與作用 行間的定位

avatar 芸姝殿下
2.3萬 熱度 A+ A-
行間穴是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心火偏重,容易上火的人平時要多按摩這個穴位來進行調理,如果是心肝火過旺,還可以針灸此穴,那麼行間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是什麼呢?

行間的功效與作用

行間是火穴,肝屬木,木生火,《類經·圖翼》上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行間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刺激行間具有疏肝洩火,清熱涼血,鎮肝熄風,疏經活絡,理氣止痛之功,對於多為情志內傷,肝鬱氣滯,久而化火,肝經火毒,外溢肌膚引發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行間主治疾病

行間為肝經滎穴,本穴可疏肝解鬱,溫經散寒,清熱消腫,緩急止痛,主治肝經鬱熱所致的蛇串瘡,目赤腫痛,頭痛,目眩,心裡煩熱,燥咳失眠等;因肝經環繞陰器,所以行間還善治生殖器的熱證,如陰囊溼疹,小便熱痛,陰部瘙癢等症;因肝火旺所致兩肋脹痛,嘴苦也可揉行間來緩解。

行間的定位

科學定位:在足背,第1,2趾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快速取穴法:

1.側坐伸足或仰臥位,在足背,第1,2趾之間連線的縫紋頭,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本穴。

2.側坐伸足或仰臥位,在足背,第1,2趾之間, 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按壓有凹陷處。

行間穴穴名解析

行,行走,流動,離開也;間,二者當中也。行間意指肝經的水溼 之氣由此順傳而上。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水溼之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因此而得名。

行間還可以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壓;配天衝,合穴,風池,百會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氣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所致乾咳或咯血。

行間穴保健用法

1.刺激行間穴,可以採用大拇指指尖掐的方式,也可以用拇指指端直接向下按壓30秒後放開,重複幾次。或者用手握空拳敲打該穴數分鐘,注意力度,不要弄破面板,左右兩側穴位都要做。

2.也可以用艾柱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釋出於 2021-10-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