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流行性出血熱的症狀有哪些?

avatar 家樂桑
2.8萬 熱度 A+ A-
【臨床表現】在腎綜合徵出血熱中以漢坦病毒和貝爾格萊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狀較重,而漢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馬拉病毒引起者症狀較輕。1.臨床分期

【臨床表現】

在腎綜合徵出血熱中以漢坦病毒和貝爾格萊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狀較重,而漢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馬拉病毒引起者症狀較輕。

1.臨床分期 本病潛伏期4~46天,一般為7~14天,以2周多見。典型病例病程中有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的五期經過。非典型和輕型病例可出現越期現象,而重症患者則出現發熱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間的重疊。

1發熱期:除發熱外主要表現有全身中毒症,毛細血管損傷和腎損害徵。

①發熱: 少數患者起病時以低熱、胃腸不適和呼吸道感染樣前驅症狀開始。多數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發熱,體溫39~40℃之間,以稽留熱和弛張熱多見,熱程多數為3~7天,少數達10天以上。一般體溫越高、熱程越長,則病情越重。輕型患者熱退後症狀緩解,重症患者熱退後病情反而加重。

②全身中毒症:多數患者出現全身痠痛、頭痛和腰痛。少數患者出現眼眶疼痛並以眼球轉動時為甚。頭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稱為“三痛”。頭痛為腦血管擴張充血所致;腰痛為腎周圍組織充血、水腫以及腹膜後水腫有關;眼眶痛是眼球周圍組織水腫所致,重者可伴有眼壓升高和視力模糊。

多數患者可以出現胃腸中毒症狀,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呃逆,亦可有腹痛、腹瀉。腹痛劇烈者,腹部有壓痛、反跳痛,易誤診為急腹症而進行手術。此類患者多系腸繫膜區域性極度充血和水腫所致。腹瀉可帶黏液和血,易誤診為腸炎或痢疾。

部分患者可出現嗜睡、煩躁、譫妄或抽搐等神經精神症狀,此類患者多數發展為重型。

③毛細血管損害徵:主要表現為充血、出血和滲出水腫。面板充血主要見於顏面、頸、胸等部潮紅,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見於眼結膜、口腔的軟顎和咽部。面板出血多見於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樣,條索點狀瘀點,黏膜出血常見於軟顎呈針尖樣出血點,眼結膜呈片狀出血。少數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如在病程第4天至第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現大片瘀斑,可能為DIC所致,此是重症表現。滲出水腫徵主要表現在球結膜水腫,輕者眼球轉動時球結膜似漣漪,重者球結膜呈水泡樣,甚至突出眼裂。部分患者出現眼瞼和臉部水腫,亦可出現腹水。一般滲出水腫徵越重,病情越重。

④腎損害:主要表現尿蛋白陽性,鏡檢可發現管型等。

2低血壓休克期:一般發生於第4~6病日,遲者可於第9病日左右出現。多數患者在發熱末期或熱退同時出現血壓下降。少數在熱退後發生休克,這是與細菌性感染不同之處。

低血壓或休克持續時間,短者數小時,長者可達6天以上,一般為1~3天。其持續時間的長短與病情輕重、治療措施是否及時和正確有關。多數患者開始出現血容量不足時,能透過神經體液調節,使面板、內臟血管收縮,而維持正常血壓,此時由於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增快。當血容量繼續下降,則出現低血壓,甚至休克。此時出現臉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或不能觸及,尿量減少等。當大腦供血不足時,可出現煩躁、譫妄、神志恍惚。輕型患者可不發生低血壓或休克。少數頑固性休克患者,由於長期組織血流灌注不良,而出現發紺,並促使DIC、腦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和急性腎衰竭的發生。此時患者出現呼吸急促,昏迷,抽搐和廣泛出血。

3少尿期:少尿期是繼低血壓休克期而出現,部分患者臨床上沒有明顯低血壓休克期,由發熱期直接進入少尿期。亦有少尿期與低血壓休克期重疊者,此時應和腎前性少尿相鑑別。一般認為尿量

尿中有膜狀物排出者為重症。少尿期的臨床表現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嚴重患者可出現高血容量綜合徵和肺水腫。

①尿毒症:由於尿素氮和氨類刺激作用可出現厭食、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和口腔潰瘍等胃腸症狀。常有頑固性呃逆,可出現頭昏、頭痛、煩躁、嗜睡、譫妄,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經症狀。多數患者此期由於血小板減少和功能障礙,肝素類物質增加或DIC等而使出血現象加重。表現在面板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嘔血、咯血、血尿和陰道出血。少數患者尚可出現顱內出血或其他內臟出血。

②酸中毒:由於酸性代謝物質的蓄積而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呼吸增快或庫斯莫爾Kussmaul大呼吸。

③水和電解質紊亂:由於水、鈉瀦留,使組織水腫加重,患者可出現顏面、四肢水腫,甚至出現腹水。此期電解質紊亂主要是高血鉀,稀釋性低血鈉和低血鈣。少數患者亦可發生低血鉀和高血鎂。由於低血鉀和高血鉀均能引起心律失常,因此宜定期檢測血清鉀和心電圖予以鑑別。低血鈉主要表現為頭昏、倦怠,嚴重者出現視力模糊和腦水腫症狀。低血鈣可引起手足搐搦。

④高血容量綜合徵:表現為體表靜脈充盈,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因而脈搏洪大。臉部脹滿和心率增快。

本期病情輕重與少尿持續時間和氮質血癥的高低相平行。若尿素氮上升2 1mmol/L·d以上,為高分解型腎衰竭,預後較差。

4多尿期:此期為新生的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加以尿素氮等瀦留物質引起高滲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顯增加。多數患者少尿期後進入此期,少數患者可由發熱期或低血壓期轉入此期。多尿期一般出現在病程第9~14天,持續時間短者1天,長者可達數月之久。根據尿量和氮質血癥情況可分為三期。

①移行期:尿量由500ml/d增至2000ml/d,此期雖尿量增加但尿素氮和肌酸酐等反而升高,症狀加重,不少患者因併發症而死於此期,宜特別注意觀察病情。

②多尿早期:尿量超過2000ml/d,氮質血癥未見改善,症狀仍重。

③多尿後期:尿量超過3000ml/d,並逐日增加,氮質血癥逐步下降,精神食慾逐日好轉。此期尿量可達4000~8000ml/d,少數可達15000ml/d以上。

此期若水和電解質補充不足或繼發感染,可發生繼發性休克,亦可發生低血鈉、低血鉀等症狀。

5恢復期:經多尿期後,尿量恢復為2000ml/d左右,精神、食慾基本恢復。一般尚需1~3個月,體力才能完全恢復。少數患者可遺留高血壓、腎功能障礙、心肌勞損和垂體功能減退等症狀。

2.臨床分型 根據發熱高低、中毒症狀輕重和出血、休克、腎功損害嚴重程度的不同,臨床上可分為5型。

1輕型:體溫39℃以下,中毒症狀輕,除出血點外無其他出血現象。腎損害輕,無休克和少尿;

2中型:體溫39~40℃,中毒症狀較重,有明顯球結膜水腫,病程中收縮壓低於12kPa90mmHg或脈壓小於3.5kPa26mmHg。有明顯出血及少尿期,尿蛋白 ;

3重型:體溫≥40 ℃,中毒症及滲出徵嚴重,可出現中毒性精神症狀,並出現休克,有面板瘀斑和腔道出血。少尿持續5天以內或無尿2天以內;

4危重型:在重型基礎上並出現以下之一情況者。①難治性休克;②有重要臟器出血;③少尿超出5天或無尿2天以上,BUN42.84mmol/L;④出現心力衰竭、肺水腫;⑤出現腦水腫、腦出血或腦疝等中樞神經合併症;⑥嚴重繼發感染;

5非典型:發熱38℃以下,面板黏膜可有散在出血點,尿蛋白±,血、尿特異性抗原或抗體陽性者。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診斷。

一流行病學 包括流行地區、流行季節,與鼠類直接和間接接觸史,進入疫區或兩個月以內有疫區居住史。

二臨床表現 起病急、發熱、頭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嘔吐、酒醉貌,球結膜水腫、充血、出血,軟顎、腋下有出血點,肋椎角有叩擊痛。

三實驗室檢查

1.一般實驗室檢查 血象白細胞總數增高,分類中淋巴細胞增多,並有異常淋巴細胞,血小板數下降。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等。

2.特異性實驗診斷 近年來應用血清學方法檢測有助於病人早期診斷,對臨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於診斷。檢測方法有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酶標SPA組化試驗、血凝抑制試驗、免疫粘附血凝試驗、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試驗及固相放射免疫試驗等。特異性IgM陽性或發病早期和恢復期兩次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效價遞增4倍以上,均有確診價值。從病人血液或尿中分離到病毒或檢出病毒抗原亦可確診,近有采用多聚酶鏈反應PCR直接檢測病毒抗原,有助於病原診斷。

釋出於 2021-01-1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