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胸腔積液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avatar 鄰家千彤
2.7萬 熱度 A+ A-
透過治療原發病或糾正胸腔液體漏出的原因使漏出性胸腔積液吸收或穩定。滲出性胸腔積液根據病因不同而處理有所差異,下面簡述結核性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化膿性胸腔

  透過治療原發病或糾正胸腔液體漏出的原因使漏出性胸腔積液吸收或穩定。滲出性胸腔積液根據病因不同而處理有所差異,下面簡述結核性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化膿性胸腔積液三種常見滲出性胸腔積液的治療。

  一、結核性胸腔積液:

  1、抗結核藥物治療。

  2、胸腔穿刺抽液:中等量以上積液需治療性胸腔穿刺抽液,可減輕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壓症狀,減少纖維蛋白沉著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影響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療具有減輕結核毒性症狀作用。抽液每次不宜超過1000ml,不宜過快、過多,以免造成胸腔壓力驟降,出現復張後肺水腫。抽液過程中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四肢發涼,則考慮“胸膜反應”,應立即停止操作,並使患者平臥,密切觀察血壓等症狀變化,必要時肌注尼可剎米可拉明0.375g或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ml。

  二、惡性胸腔積液:  惡性胸腔積液系最常見的胸腔積液之一。其中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的轉移是惡性胸腔積液最常見的病因。

  1、全身性抗腫瘤化學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病變不僅侷限於胸腔區域性除原發胸膜惡性腫瘤外,因此,對於全身性抗腫瘤化療較為敏感的惡性腫瘤,如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等經全身性化療約1/3患者胸腔積液消失。

  2、胸腔區域性治療  ①胸腔內注入抗腫瘤藥物:通常採用肋間切開引流盡可能將胸腔積液排空,經引流管注入抗腫瘤藥物,如順鉑順氯氨鉑40~80mg、多柔比星阿黴素30mg、絲裂黴素10~20mg、博萊黴素60mg、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750~1000mg等,既有殺傷癌細胞作用,又可引起胸膜粘連。  ②胸膜腔注入生物免疫調節劑:如短小棒狀桿菌疫菌cp,鏈球菌722製劑沙培林0K-432、胞必佳,IL-2、干擾素、淋巴因子啟用的殺傷細胞LAK細胞、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

  三、化膿性胸腔積液簡稱膿胸:  膿胸常繼發於化膿性感染或外傷。感染病原體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革蘭陰性桿菌、結核菌、放線菌等。

  1、急性期膿胸給予強有力抗感染治療同時全身和區域性胸腔內給藥,應積極引流胸腔膿液,可反覆胸穿或肋間切開引流,並採用2%碳酸氫鈉反覆沖洗胸腔,然後注入抗生素或抗結核藥物結核性膿胸。胸腔內注入鏈激酶,使膿液變稀,以利於引流。對於有支氣管胸膜瘻存在者,不宜胸腔沖洗,以免窒息或感染播散。

  2、慢性期膿胸由於化膿性炎症週期長,產生廣泛胸膜增厚、肉芽組織增生、纖維化,肺臟被包裹不能張開,影響肺和心臟功能,常需作胸膜剝脫術。若肺仍不能復張,則需加胸廓改形術以消除殘腔。對於支氣管胸膜瘻者,作瘻管結紮術,必要時行胸廓改形術。膿胸慢性期者,呈慢性消耗、營養不良,支援治療顯得十分重要,應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能量食物,注意積極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鹼平衡等。 

 溫馨提示:胸腔積液,可由多種疾病引起,治療上主要針對原發病,漏出液常在病因糾正後自行吸收,滲出性胸膜炎中以結核性多見,其次為炎症性和癌性胸膜炎,應針對其病因,進行抗結核、抗炎等治療,並可行胸腔穿刺抽液。其預後與原發病有關,腫瘤所致者預後較差。

釋出於 2021-02-25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