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由於面板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者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均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一般都是入睡後半小時內就開始出汗,入睡後一小時到2小時左右就不會在出汗了。

病理性盜汗
多在寶寶睡眠狀態下出現的,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小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有一點要注意,盜汗並非是拘樓病特有的表現,應綜合分析,必要時應去醫院檢查,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塞上一塊小毛巾
寶寶睡覺出汗,要及時擦乾,然後在背後和頸部墊上一塊乾的、柔軟的小毛巾或手帕,既可以保證寶寶背部、頸部保持乾爽,又可防止其出汗後著涼,但毛巾或手帕溼透要及時更換。
塗抹爽身粉
清理乾淨寶寶汗液後,給寶寶塗抹爽身粉,能有效吸收寶寶面板的多餘水分,令寶寶感覺乾爽舒適。此外,爽身粉還能預防汗水刺激面板,以及因衣物摩擦而引起的面板過敏和損傷。
及時給寶寶喝點溫水
出汗較多的寶寶,體內水分喪失也較多,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寶寶被“汗醒”後暫未入睡,家長不妨給寶寶喝點兒溫開水,以免發生脫水現象。
衣服被子的厚薄度與大人相當
寶寶的衣著和被子的厚薄應與大人相當,冬天不要穿得過厚,蓋得太多。家長可以給寶寶穿一身吸汗效果好的棉衣棉褲,給寶寶蓋被子要蓬鬆,不要把寶寶捂得太嚴實。
改善室內環境
如果寶寶睡覺出汗,家長還要注意改善室內環境,比如冬季將室溫控制在20-25℃可以讓寶寶舒適入睡;另外,還可將窗戶微微開啟,讓室內空氣更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