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發性血液病是指血液造血器官和出凝血機制本身的異常;繼發性血液病則指人體其它各個系統和器官的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學異常。血液病部分常見疾病可進行白血病、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徵、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其他血液內科疾病的檢查等。以及骨髓象檢查等。
二、血液病的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及血小板計數,為最基本的化驗檢查。
二網積紅細胞計數,以瞭解骨髓增生情況。各種紅細胞平均指數的測定,對貧血患者進行形態學分類,有助於尋找貧血的原因。
三骨髓檢查
包括骨髓穿刺塗片及骨髓活體組織檢查,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對某些血液病有確診價值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及參考價值如增生性貧血。
四出血性疾病
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為基本的檢查。尚可做血塊回縮試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試驗以瞭解血小板功能。
五溶血性疾病檢查
常用的試驗有遊離血紅蛋白測定、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Rous/試驗、尿潛血血管內溶血;酸溶血試驗、蔗糖水試驗PNH;滲透脆性試驗先天性球成形紅細胞增多症;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試驗自身免疫性溶貧等以確定溶血原因。
六細胞化學染色:對診斷急性白血病的型別有價值,如過氧化酶、鹼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等。
七活體組織檢查:如淋巴結或浸潤包塊的活檢對診斷淋巴瘤或惡性血液病的浸潤有診斷價值。
八生化及免疫學檢查: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系統常有免疫球蛋白的異常及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近年來已應用單克隆抗體對急性白血病進行免疫學分型。
九器械檢查:如超聲波、CT對縱膈及腹膜後淋巴瘤的診斷。
十放射性核素:應用於紅細胞壽命、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骨髓顯像、淋巴瘤顯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