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一些新生兒中,由於個別孩子提出特別虛弱,很容易患上病毒性肺炎,這啥啥那麼家長非常苦惱,人們一直在尋找這種疾病的相關治療辦法,為了能夠給大家帶來方便,今天我們一塊學習文章,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毒性肺炎。
1在以上治療基礎上,根據中醫分期辨證原則,進展期治法為清肺解毒、化痰止咳,方藥組成為桑白皮20g、黃芩10g、連翹15g、銀花15g、生石膏30g、知母12g、浙貝10g、焦山梔12g、橘梗10g、化橘紅10g、赤芍12g、瓜蔞仁12g、板藍根30g、惡寒發熱加魚腥草、柴胡等;恢復期治法為益氣養陰、解毒祛瘀,方藥組成為南北沙參各15g、元參12g、天麥冬各15g、太子參30g、玉竹12g、花粉20g、川貝6g、丹參30g、三七粉3g吞服,焦三仙各10g、炒米仁30g、炙必甲20g先下。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種不同種類的病毒侵犯肺實質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多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氣管、支氣管炎。
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為常見,其他如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鼻病毒、鉅細胞病毒、eb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隸屬於中醫“風溫肺熱病”範疇,由外感風熱毒邪所致,一般初起病在肺衛,繼而傳變入裡,少數患者深入心營,甚者熱極動風,出現陰竭陽脫,後期毒邪損耗氣陰,出現氣陰兩傷。
疾病特點:衛分證短暫,多為氣分證或氣營兩燔證候,因此在辨證時將其簡化為兩期辨證治療,在進展期主要為毒熱蘊肺,溼瘀內阻,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或不惡寒、心煩、胸悶氣促、乾咳或帶血絲、口苦、舌紅、苔黃膩或白膩、胸部x片示肺部陰影不斷擴大,當治以清肺解毒、祛溼通絡;
在恢復期主要為正虛邪戀,餘毒阻絡,臨床表現為熱退、汗出乏力、氣短納差、舌淡紅苔少,或淡胖、脈細,胸部x線片示肺部陰影穩定或有吸收趨向,應治以益氣養陰、解毒祛瘀。
採用兩期辨證治療病毒性肺炎,可以減輕症狀,促進肺部病變吸收,具有較好的前景。
透過學習,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毒性肺炎,這種疾病的治療辦法就是特別多,一旦用這種疾病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專家的正確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辦法,另外這種疾病的後期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飲食方面,必須保持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