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軟骨肉瘤的診斷鑑別

avatar 昆峰醬
2.7萬 熱度 A+ A-
軟骨肉瘤是常見的惡性骨腫瘤之一。多見於成人,30歲以下少見,35歲以後發病率逐漸增高。男性多於女性。發生於髓腔者為中心型,發生於骨膜者為骨膜型,另有少數可發生於

軟骨肉瘤是常見的惡性骨腫瘤之一。多見於成人,30歲以下少見,35歲以後發病率逐漸增高。男性多於女性。發生於髓腔者為中心型,發生於骨膜者為骨膜型,另有少數可發生於軟組織。腫瘤好發於四肢長骨與骨盆,亦可見於椎骨、骶骨、鎖骨、肩胛骨和足骨。  

一、軟骨肉瘤的診斷:  1.CT檢查:在中央型與周緣型軟骨肉瘤中均有用途,可以瞭解腫瘤在骨內及軟組織中的範圍。如果腫瘤的軟組織包塊的生長是偏向一方,呈分葉狀,則說明腫瘤是沿著阻力最小 的方向生長,可提示為低度惡性腫瘤。如果腫瘤的軟組織包塊向各個方向生長,而不受解剖界限的限制,則說明腫瘤是高度惡性的。在周緣型軟骨肉瘤的帽蓋的厚度,可以幫助分析原來存在的骨軟骨瘤有無惡變。  2.顯微鏡檢查:主要可見腫瘤組織系排列紊亂,大小不一的軟骨細胞,和少數粘液樣細胞,廣泛散在於成軟骨組織的基質中。部分軟骨有不規則的鈣化或骨化現象。同一腫瘤的不同部分,分化程度也不盡相同,需加以仔細檢查觀察。  

二、軟骨肉瘤的鑑別:  軟骨肉瘤如有較多的X線阻射區,可與骨梗死混淆。還應和纖維肉瘤、骨肉瘤、纖維結構不良等鑑別。若腫瘤生長在長骨端,當其鈣化骨化很少而侵襲性較強時,X線表現與骨鉅細胞瘤非常相似。  

1.成軟骨細胞瘤:良性腫瘤,多數學者認為其來源於骨骺軟骨,病程較長,平均2年以上,常見部位是長骨骨端中央或偏心生長,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溶骨樣破壞,皮質隆起變薄,可 有不規則鈣化及粗糙紋理,但其邊界清楚,大體標本見周邊硬化,瘤壁有不規則骨嵴隆起,突出骨外則皮質變薄或僅有纖維包膜。  

2.內生軟骨瘤:是常見的良性軟骨腫瘤,包括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和多發性內生軟骨瘤兩種,有學者認為該病本質是幹骺部軟骨發育異常,常見部位是手,足小骨,孤立或多發性溶骨性改變,有散在鈣化,可發生病理性骨折,但腫瘤不侵襲軟組織。  

3.骨軟骨瘤:是最常見的良性骨腫瘤,是邊緣型軟骨肉瘤的“癌前病變”,發生在長管狀骨幹骺端,為一生長緩慢無痛性腫塊,X線有的如鹿角樣,有的如鳥嘴樣小突起,有的像山丘樣隆突,壓痛不明顯,當腫瘤在短期內增長快,疼痛加劇,且成人軟骨帽蓋厚度大於1.0cm,兒童青少年大小3.0cm時應考慮惡性變。  

4.軟骨瘤:腫瘤內也有散在砂粒樣鈣化點,但較軟骨瘤小且數量亦少,骨皮質完整,無骨膜反應。  

5.骨肉瘤:該由肉瘤性結締組織演變成的腫瘤性骨樣組織和骨組織組成,骨肉瘤含有的腫瘤骨具有特徵性。  

6.軟骨纖維樣肉瘤:從組織排列形式來看呈良性損害,複發率低。

釋出於 2021-02-1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